杂志投投稿子是件好事情,值得鼓励。
他压根没想到,《诗刊》竟然真能要了杨翊的诗。
一个门卫写的诗竟然要上《诗刊》,这无疑是个小小的奇迹,而这个奇迹就发生在他的身边。
将信跟汇票都交给杨翊,徐帆友笑道,“你的诗要在哪一期发行?到时候我来支持一下。”
“我来看看。”
杨翊直接拆开《诗刊》的回信,看了起来。
回信的是《诗刊》编辑部一个叫肖瑞的编辑写的,他在信中告诉杨翊,《从前慢》得到了编辑部的一致认可,杂志将于下一期,也就是十月份发表这首诗。
信的内容不长,最后面肖瑞表示希望杨翊能够多多给他们投稿,同时他看到杨翊的地址就在师大,便邀请杨翊有时间去他们编辑部坐坐。
稿件无需改动,这次就不用杨翊跑一趟了。
“我的诗是十月份发表。”
“叫什么名字?”
“从前慢。”
“从前慢,记下了。”徐帆友笑着点点头,又蹬上自行车,“我走了。”
等到徐帆友走后,杨翊又研究了一下汇票。
九块钱,比杨翊之前预期要多点。
这要是每个月都能拿一笔稿费,加上他的工资,每月能有六十多元钱,生活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之前他因为手头拮据,没去买烟,有烟瘾也是忍着,现如今他不仅买了烟,而且连两毛的打仗都看不上了,直接买两毛三的香山,着实奢侈。
将自己的信跟汇票收好,杨翊又开始给今天到的信分类。
他这边刚分好,何书琴蹦蹦跳跳来了传达室。
“杨老师,今天有我的信么?”
“没有。”杨翊回了一句,随即又问,“昨天给你们布置的作业,你做完了么?”
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杨翊见到自己的学生总要给他们找点茬,虽然只是代课老师,但他也把何书琴他们当成自己的学生了。
何书琴吐了吐舌头,“快做完了。”
快做完,就是没做完。
“你是课代表,作业完不成,惩罚加倍的。”
何书琴这个课代表不是杨翊选的,而是导员刘琰直接任命,她这个课代表权力巨大,不仅管学生,甚至还能管老师。
杨翊每天上课,多少个课时都是何书琴统计的。
“知道啦。”何书琴笑了笑,随后从挎包里面掏出一封信来,“这是我自己写的信,杨老师你帮我看看。”
“给笔友写的英文信?”
“嗯。”
杨翊接过信来,大概扫了一眼,随即说道,“字还算工整。”
“然后呢?”
杨翊乜了何书琴一眼,“然后就没有你爱听的了。”
何书琴拍了拍胸脯,“杨老师你放心,我这个人意志力顽强,不怕批评,有什么问题你只管说,我承受的住。”
听何书琴这么说,杨翊直接拿出一根铅笔,在信上改了起来。
“这个‘congrantulate’写错了,多了一个n。这里,关系代词用错了,哪能用that呢,我圈出来了,用什么你回去自己改……”
不多会儿,杨翊就把何书琴的信画得密密麻麻,几乎每一行都有批改。
改完了之后,杨翊说道,“交笔友是提升英语水平的一个好方法,敢于使用复杂句式跟高级词汇也值得鼓励,所以,虽然这封信粗陋很多,但我还是要表扬你。”
本来何书琴看到自己的信被批得体无完肤,都快要掉小珍珠了,听到杨翊的这番话,心情又好了很多。
“不过嘛。”杨翊又继续说,“每次写完信之后,还是要多总结总结,调整调整,不然写了跟没写一样。”
“嗯,我明白了。”
“光明白可不行,还是要实践。”杨翊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样吧,你就在我这里,好好把这封信改一下,等到改好了之后再寄出去。”
何书琴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便点头道,“好,那我就借杨老师的地方,把信改好再寄。”
“来,板凳给你。”杨翊笑着起身,将板凳让出来,“要改就好好改,仔细的改,多改一会儿。传达室就交给你了,要是一会儿有人来取信,你知道怎么做么?”
何书琴点头,“嗯,我知道,信件都是按照收件人姓名首字母分类的,收件人登记好信息之后,再把信交给他们。”
杨翊鼓了鼓掌,“很好,果然是课代表,一学就会,那我就先走了。我回来之前,你不要走啊。”
说完,杨翊就跑了。
刚才他还在发愁,该怎么去兑钱,恰好何书琴送上门来,他立马抓住了这个好机会,让何书琴给他顶班。
这两天杨翊也发现了给学生们代课的好处了,就是偶尔可以让学生们给他顶班。
不然的话,他就得另外去找人顶班。
其实找人顶班也容易,师大北门住了一家人,姓牛,所以师大的学生戏称北门为牛门,而东门这边杨翊跟他二大爷姓杨,就对应着被称为羊门。
牛门那边一家好几口人,杨翊直接找他们顶班就行,不过顶一天班,他要给人一块钱,他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