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第149章 种下一颗种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种下一颗种子(1 / 2)

九月,秋高气爽,天空是那种洗过般的湛蓝。张家沟仿佛迎来了第二个春节,空气中涌动着一种不同于往日劳作收获的、更加庄严而充满希望的喜悦。

崭新的“铁柱小学”静静地矗立在村东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玻璃窗,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以及那片让城里学校都羡慕的、绿茵茵的标准化操场,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与众不同。校园门口,“铁柱小学”四个鎏金大字下方,悬挂着红色的欢迎条幅。穿着崭新校服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或好奇、或兴奋、或略带羞涩地走进校园。他们中不仅有张家沟的孩子,还有来自周边十几个山村,甚至少数几个从镇上被吸引回来的学生。

校园内,人声鼎沸。学生、家长、村民、受邀前来的镇领导、教育部门的官员,以及铁柱集团的员工代表,将操场站得满满当当。主席台布置得简单而庄重。王翠花穿着一身得体的套装,陪着几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台上,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的笑容。李狗蛋则忙前忙后,维持着秩序,他那身不合身的西装今天似乎熨烫过,显得精神了不少。

张铁柱没有坐在主席台正中央,他站在台侧,看着眼前这片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些稚嫩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深色的中山装,没有打领带,显得既正式又不失亲和。他的手心里微微有些汗,不是因为紧张,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

他曾无数次站在各种场合发言,面对过挑剔的客户、精明的投资人、甚至国际友人,他都能够从容应对,或插科打诨,或据理力争。但今天,面对这些孩子清澈的眼睛,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

开学典礼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升国旗,奏唱国歌,孩子们稚嫩却认真的歌声在校园上空回荡。镇领导、教育局长依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了张铁柱的义举,对学校的未来寄予厚望。

终于,司仪宣布:“下面,有请我们铁柱小学的捐建人,铁柱集团董事长,张昊天先生,为我们的开学典礼致辞!”

掌声雷动。所有的目光,好奇的、期待的、感激的、审视的,都聚焦到了张铁柱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到演讲台前。他没有准备厚厚的演讲稿,只是手里拿着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寥寥几句提纲。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让它更适合自己的身高,这个细微的动作,带着一种庄稼汉式的实在。

掌声渐渐平息,现场安静下来。

张铁柱环视着台下的孩子们,目光从一张张小脸上扫过,他开口了,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校园,带着他特有的、略显粗粝的乡音,却异常平稳和清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乡亲,还有……我们铁柱小学的同学们,”

他又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又仿佛在积攒力量。

“今天,站在这里,我其实……有点不知道说啥好。”

这开场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轻微的笑声。

“真的,”张铁柱自己也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坦诚的局促,“让我说说咋养猪,咋种菜,甚至咋跟人谈生意,我可能还能掰扯几句。但是,站在这么好的新学校里,面对这么多未来的大学生、科学家、老师、工程师……我这心里头,除了高兴,就是觉得,责任重大。”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瞬间拉近了与台下所有人的距离。

“好多人都知道,我张铁柱,没啥高学历。我就是在咱们张家沟,原来的那个破旧小学里,念完了那几年书。那时候,教室漏风,冬天冻得手僵,写字都哆嗦。操场坑坑洼洼,摔一跤能啃一嘴泥。”

他用手比划着,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有对过往岁月的平静叙述。台下的许多老人和中年人都感同身受地点着头。

“我那时候,算不上啥好学生。调皮,捣蛋,脑子里成天想的不是念书,是后山哪个鸟窝里有蛋,哪块地里红薯能吃了。”他自嘲地笑了笑,孩子们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发出了嗤嗤的笑声,觉得台上这个“大老板”似乎也没那么遥远。

“后来,我走出去了,去城里,做生意,见过很多世面,也吃过很多没文化的亏。人家说个英文缩写,我得愣半天;看个复杂的合同,跟看天书一样。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我爹妈,还有我那时候的老师,成天念叨的‘知识改变命运’,是啥意思。”

他的语气渐渐变得深沉,目光再次扫过孩子们:

“命运是啥?对咱们山里娃来说,命运可能就是你生在这山坳坳里,好像一辈子就只能看到头顶这一小片天。但是,知识,能给你一副望远镜,让你能看到山外面,有多大,多精彩!能给你一双翅膀,让你能飞出这大山,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一样,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一些家长的眼中泛起了泪光,他们拼命供孩子读书,不就是盼着这一天吗?

“咱们建这所新学校,花了很多钱。有人说我傻,说这是赔本买卖。”张铁柱话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