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苏老、雷总等大佬的赏识,如同给“铁柱集团”罩上了一层无形的光环,寻常的商业竞争手段已然难以撼动其分毫。宋思明在几次暗中使绊子,比如试图截胡“铁柱”的物流渠道、在媒体上散布些不痛不痒的谣言,都如同石子投入深潭,只泛起几圈涟漪便迅速平息后,他彻底明白,常规打法已经失效。
他像一头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在豪华办公室里焦躁地踱步,眼中布满了血丝。嫉妒和挫败感如同毒液,日夜侵蚀着他的理智。
“根……根……张铁柱,你的根不就是那些泥腿子和你的破技术吗?”他猛地停下,一拳砸在昂贵的红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乱响,“既然动不了那些大佬,我就把你的根刨了!”
他将目标锁定在了“铁柱集团”的技术核心。经过一番秘密调查,他注意到了一个关键人物——周福民。
周福民,五十多岁,是张家沟本地少有的老高中生,年轻时在镇农技站干过临时工,对土壤、肥料、作物习性有着丰富的经验,是合作社里公认的“土专家”。铁柱对他极为倚重,不仅让他负责最重要的几个蔬菜大棚和松露菌种培育基地,连那效果神奇的【初级植物生长液】,也是在铁柱的“指导”下,由周福民具体负责稀释、调配和施用。可以说,他是除铁柱外,对“铁柱”核心种植技术(至少是表象技术)了解最深的人。
然而,人总有弱点。周福民的儿子前几年在城里做生意亏了本,欠下一屁股债,老婆又常年有病,家里经济压力很大。虽然铁柱给他的待遇在村里已是顶尖,还预支了薪水帮他渡过难关,但面对宋思明开出的、足以让他儿子彻底翻身并举家迁往城市的惊人价码,以及那套“良禽择木而栖”、“你的技术在这里是大材小用”的说辞,周福民的内心动摇了。尤其是宋思明的人暗示,掌握了这项技术,他周福民自己就能成为人上人,而不仅仅是张家沟的一个“土专家”。
在一个天色阴沉的下午,周福民揣着宋思明派人送来的定金和一份签好字的、待遇丰厚的聘用合同,内心经历着天人交战,最终还是贪念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占据了上风。他趁着铁柱去省城与沈先生团队会谈的机会,找到负责日常管理的王翠花,递上了一封措辞含糊的辞职信,只说家里有急事,必须离开。
王翠花接到辞职信,心里咯噔一下。周福民是技术骨干,他的突然离开,无疑是个重大打击。她试图挽留,询问具体原因,并表示有什么困难集团可以帮忙解决。但周福民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只说是私人原因,去意已决。
“翠花,对不住铁柱,对不住大家……我,我实在是没办法……”周福民不敢看王翠花的眼睛,留下这么一句,便匆匆离开了。
王翠花感觉事有蹊跷,立刻打电话给铁柱。
铁柱正在省城与沈先生的团队聊得深入,接到电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走到会议室外,听着王翠花焦急的叙述,心一点点沉下去。周福民的突然辞职,绝不仅仅是“家里有急事”那么简单。
“砖爷,”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的板砖,“老周他……”
【哼!利令智昏,人心难测!观其形色,听其言辞,必是受外界重利诱惑!且此事背后,定有宋思明之黑手!此獠终于寻到汝之软肋,欲行那釜底抽薪之计!
铁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对着电话那头的王翠花沉声道:“翠花,别慌。老周要走,强留不住。他手里的工作,你马上安排信得过的人先接手,尤其是那几个关键大棚和菌种基地,记录好现状。一切等我回去再说。”
挂了电话,铁柱面沉如水。他回到会议室,向沈先生等人简单说明了情况,表达了歉意,需要提前返回。沈先生等人表示理解,并关切地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铁柱谢绝了,他知道,这场仗,必须他自己来打。
赶回张家沟的路上,铁柱的脑子飞速运转。周福民的离开,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人员,更可怕的是,他带走了关于种植流程、肥料配比、尤其是那“特殊营养液”使用时机和效果的宝贵经验数据。落到宋思明手里……
李狗蛋气得在车里直骂娘:“周福民这个白眼狼!铁柱哥你对他多好!帮他家还债,给他高工资,他居然……肯定是宋思明那个王八蛋搞的鬼!我这就带人去城里把他揪回来!”
“胡闹!”铁柱喝止了他,“把他揪回来有什么用?心已经不在这儿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应对。”
回到集团总部,气氛一片凝重。王翠花已经初步梳理了周福民负责的工作,几个年轻的技术员虽然能干,但经验上终究差了一截,面对一些突发状况难免抓瞎。
“铁柱,有几个大棚的黄瓜这两天长势有点慢,要是老周在,肯定知道是啥原因,现在……”一个技术员担忧地说。
“菌种基地那边也是,有一批菌丝发育不太理想,老周之前配的‘营养水’快用完了,这……”另一个也面露难色。
所有人都看着铁柱,等着他拿主意。
铁柱没有立刻说话,他走到周福民以前工作的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