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第102章 获得几位大佬赏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获得几位大佬赏识(1 / 2)

铁柱用他那套“母鸡金蛋论”和“盖房地基说”稳住了内部冒进的苗头,夯实了品质根基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某个特定的圈层里悄然传开。这个圈层,并非寻常的企业家群体,而是由冷凌月引荐,偶尔参与的一些小型、私密、规格却极高的商业沙龙或私人饭局。参与者多是些退居二线却影响力犹存的商界巨擘、眼光毒辣的风险投资教父,或是学贯中西的智库学者。

第一次接到冷凌月邀请,参加一位人称“苏老”的退休实业家在家中举办的私宴时,铁柱是懵懂的。他只知道苏老是冷凌月非常尊敬的长辈,其创办的实业集团横跨多个领域,是真正跺跺脚行业都要震三震的人物。

去之前,铁柱很是忐忑了一番。“砖爷,这种场合,我该说点啥?总不能还是母猪黄瓜那一套吧?”

【哼!真佛面前不言假!汝之根本,汝之经历,便是汝独一无二之财富!彼等大佬,阅人无数,虚与委蛇之徒所见多矣!返璞归真,或许正投其所好!谨记:不献媚,不藏拙,实事求是,言必有物!

带着砖爷的告诫,铁柱再次穿上了那套“驯服”后的西装,依旧没系领带,跟着冷凌月走进了苏老那座位于城郊、看似朴素却处处透着雅致与底蕴的宅院。

宴会设在苏老的书房旁的小厅,只有寥寥七八人。除了苏老,还有一位是互联网领域的风云人物“雷总”,另一位则是专注于农业科技投资的“沈先生”,都是各自领域内一言九鼎的角色。他们看到铁柱,目光平和,带着些许好奇,并无轻视,但也绝无热络。

话题起初围绕着宏观经济、国际形势展开,铁柱完全插不上话,只能认真听着,偶尔给几位大佬斟茶倒水,动作虽不优雅,却也诚恳自然。苏老似乎注意到了他的局促,笑着将话题引向了实体经济和企业管理。

雷总谈到他企业面临的创新瓶颈和大企业病,沈先生则感慨农业领域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优质项目难寻。

这时,苏老目光温和地看向铁柱:“铁柱啊,听说你那个‘共享菜园’和合作社模式,搞得很红火,还拒绝了不少快速扩张的诱惑?你是怎么想的?跟我们这几个老家伙聊聊。”

一瞬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铁柱身上。

铁柱深吸一口气,放下茶杯,双手放在膝盖上,坐直了身体。他没有高谈阔论,而是像在村里跟长辈汇报工作一样,实实在在地说道:

“苏老,雷总,沈先生,俺就是个种地的,大道理不懂。俺就觉得,做企业跟俺们农村侍弄庄稼是一个理儿。”

他看向雷总:“雷总您说的那个创新瓶颈,俺听着,有点像俺们种地时的‘重茬’(连作障碍)。一块地,老是种同一种庄稼,地力就跟不上了,虫子病害也多了。这时候,光拼命施肥打药不行,得换茬,得让地歇歇,或者种点别的养养地。企业是不是也一样?老盯着一个地方使劲,可能就‘板结’了,得时不时‘换换茬’,鼓捣点新东西,或者让组织‘歇歇气’,才能有后劲。”

雷总原本随意靠在椅背上的身体,不知不觉坐直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这个困扰许久的问题,竟被一个农村青年用“重茬”比喻得如此贴切!他微微颔首,示意铁柱继续。

铁柱又转向沈先生:“沈先生您说农业投资风险高,周期长。这个俺太有体会了。种地就是看天吃饭,急不得。您想今天播种明天收割,那不可能。好种子撒下去,你得耐心等着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中间缺水了浇水,生虫了捉虫,但不能拔苗助长。”

他语气诚恳:“所以俺觉得,投农业,就像俺们老农民选种子,不能光看广告吹得多好,得看它适不适合俺们这块地,抗不抗病,踏不踏实。得耐着性子,跟俺们一起守着,不能指望撒下种子就立刻变成金山。有时候,慢,就是快;守得住,才能得到。”

沈先生抚摸着茶杯,若有所思,看向铁柱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意。

最后,铁柱总结道:“所以俺不敢乱扩张,就怕‘地力’跟不上,‘种子’没选好,最后长得快,倒得也快。俺们现在,就是老老实实把张家沟这块‘地’养肥,把合作社这套‘种法’摸熟,把‘铁柱’这个‘种子’的品性稳住。根扎深了,树才能长得高,经得起风雨。”

他没有引用任何管理学理论,没有展示任何数据报表,就是用种地最朴素的道理,将企业管理、创新、风险投资这些高大上的议题,讲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书房里安静了片刻。

忽然,苏老抚掌大笑:“好!好一个‘重茬’!好一个‘慢就是快’!话粗理不粗,话土理不俗!铁柱啊,你这番‘种地管理学’,可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上了一课!”

雷总也笑着摇头,语气带着赞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总这个‘换茬’理论,确实点醒了我。我们有时候,确实太执着于在原有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却忘了土地本身也需要休养生息,需要新的可能性。”

沈先生更是直接表态:“张总,你这种稳健务实、立足长远的风格,正是我们投资农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