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138章 支架式教学策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支架式教学策略(1 / 2)

等到二老打水洗完脸,杨翊把自己带的罐头跟鞋拿了出来。

“过段时间,天气冷了,给你们买了棉鞋,试试看合不合脚。”

“买什么鞋,浪费钱。”

虽然嘴上说杨翊浪费钱,但是两个老人还是试了鞋。

因为怕把鞋穿脏了,他们还特意洗了个脚。

鞋非常合脚,杨翊也松了口气,这鞋是在上沪买的,要是不合脚,真不好去换。

杨翊看他们把鞋小心地放起来,又忍不住嘱咐道,“给你们买了鞋,不要不舍得穿。”

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买了东西,老人家舍不得用。

本来他也想过要买皮鞋的,但是他知道,如果买皮鞋的话,估计两个老人家一年到头都不会穿几次,不如买棉鞋实在。

“知道了,知道了,你当了几天老师,怎么这么啰嗦。”

杨翊挠了挠头,他这都没说几句呢,两个老人家就嫌烦了。

大哥在旁边挤眉弄眼的,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晚上祖孙四人好好吃了顿饭,也喝了酒,老兄弟俩一瓶,小兄弟俩一瓶。

新盖的这栋房子,虽然是为二爷爷盖的,但现在他们老兄弟俩一起住在里面。

总共三间,中间是堂屋,两边各一间卧室,厨房搭在外面,地方很小。

现在小兄弟俩都有出息,老兄弟俩也都非常高兴,饭吃到一半又开始问起杨钊的婚事,得知好事将近,他们也都放下心来。

“明天我去找二表舅,去给你说媒。”

按照他们当地的习俗,结婚肯定是要找媒人去提亲的。

一般情况,是双方各找一个媒人,这样的话,后面商量彩礼嫁妆之类的东西,就让媒人搭桥去说,不用家里大人直接对接了。

媒人不是随便找的,通常都是找声望比较高,能张罗事的亲朋。

杨翊他们二表舅,是他们村小学的校长,干事情有分寸。

当然了,媒人对接彩礼嫁妆以及结婚流程,后面爷爷还是要亲自带杨钊去郑红家拜访。

等到杨钊跟郑红结婚了,杨翊要跟董智芝办事,就是杨钊带着杨翊去董家拜访,不用爷爷去了。“我跟郑红说好了,到时候不办酒,我骑车把她接回家就行了。”

“那怎么行!”爷爷横眉道,“现在时代不同了,不管怎么说,也得摆两桌饭,走得近的亲戚们要喝个喜酒。而且你们现在发展好,不用这么省钱。”

杨翊也跟后面说道,“是啊,大哥,红姐体谅你,你也不能不为她考虑。”

“主要是我们都不想把钱浪费在结婚上面。”

杨翊笑道,“花钱在结婚上面,怎么能叫浪费呢?”

虽然杨翊也不提倡结婚的时候铺张浪费,但是该花的钱不能省,就算不去饭店,在家里摆几桌饭也是可以的,以他们家现在的条件也没有这么节省。

“这样,结婚宴席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们来安排。”爷爷大手一挥,说道。

“那怎么行?”杨钊连连摆手。

“怎么不行,你跟小翊寄回来的钱,我们都没花,就是等着给你们娶媳妇的。”

“绝对不行,就算是要办酒席,我也会自己想办法。”

两个爷爷正要说什么,杨翊笑道,“宴席的事情先不急,还是等到跟红姐父母见过面再说。”“小翊说的没错,这事肯定要跟人家姑娘爸妈商量,表示尊重。”二爷爷说道。

“对,还是要看人家父母的意见。”

婚宴的事情暂时搁下,四人又喝起酒来。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钟,小兄弟俩才骑车往县里面赶。

新盖的房子,老兄弟俩一人一间屋子,老房子平时没人住,杨翊要睡还得现铺床,而且明天杨翊还要去参加县里面的座谈会,所以就跟杨钊一起去了县里。

回县里的路上,杨翊跟杨钊说,婚宴的事情让他不要操心,自己可以借五百块钱给他,让他好好操办。杨翊没说给,是怕大哥不要,说借让他心里负担小一些。

对于借钱一事,杨钊没有拒绝,不过他觉得五百太多了,只愿借三百,还说要给杨翊打借条。第二天,杨翊参加了县里面组织的文学座谈会。

说是文学座谈会,但是到场的没几个作家,都是各单位的领导。毕竟江芜这种县城,也凑不出来几个像样的作家。

到场的几个所谓作家,都是在某某报或者地方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他们甚至还拉了一个给农业刊物发表过技术文章的人来凑数。

除了县里面的,还有一些市里面的领导。

显然,这么多人齐聚一堂,都是为了来看他的。

置身这些领导其中,杨翊想到易中天“观赏动物”一说,此时此刻他有些感同身受,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观赏动物。

不过杨翊倒是并不在意,偶尔当一当观赏动物也挺好,至少这些看客们对自己都很尊重。

而且人生在世,大部分人难免会有成为观赏动物的时刻。

现场倒也不是一点文学不谈,来的领导们,不少也都很关注文学,杨翊的小说他们都看过,能聊上几句。

座谈会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合个影就去吃饭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