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千字根本用不了他多长时间。
稿子上个月他就寄给了黄晓辉,因为这次的稿子比较长,所以他们决定分成上下两部分发表。王安忆听过王成启转述的解说,她对《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十分感兴趣,所以得知小说译文将会在下个月跟读者们见面,她特别高兴。
“实在太好了,又有新书看了,看完《太阳照常升起》之后,这段时间一直没有看到特别好的翻译小说王安忆这么说肯定是有夸张成分,虽然现在中国的翻译风格有些过时,而且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情况,不过因为能够译介进来的小说,一般都是知名的经典作品,所以大部分读起来还是不错的。
叶辛笑道,“木羽,你现在可是掌握了国内很大一部分读者的阅读审美。”
周界人也笑道,“不仅仅是普通读者,木羽翻译的小说,可能会影响很多作家的写作风格。”“没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会受到所读到的那些翻译小说影响。”王安忆说道。
杨翊笑呵呵地说道,“现在翻译人员越来越多,进入到中国的外国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我翻译的几部小说,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有影响,但是不会有很大的。”
“你太谦虚了,这几年可有一本翻译小说的热度超过《老人与海》的?你可别说什么是原作本身好,原作本身确实好,但如果没有你的翻译,《老人与海》绝对不可能这么快被大家看到,毕竞在你之前,已经有好几个译本了。”
陈村推了推眼镜,点头表示认同,“周组长说的没错,我上次看到渝都出版社又重新出版了观海的那个版本,不说是无人问津吧,但是绝对是谈不上多受欢迎。”
他说的这个情况,杨翊之前就听说过了。
因为杨翊翻译《老人与海》版本热度高了之后,就有出版社重新出版其他版本的《老人与海》,不仅仅有观海版本的,张爱玲、余光中版本的也都有。
由于最近《老人与海》热度确实高,所以这些版本出来之后,也是有人买的。
毕竟很多人只听说《老人与海》好看,压根不知道看外国小说,还要选版本的。
在不少人眼中,翻译对小说的影响不大,看哪个版本都一样,这是因为人们缺乏对翻译工作的认识。而且不懂的人,看到张爱玲跟余光中的名字,都会觉得很厉害,买他们翻译的版本肯定没错,至于杨翊嘛,之前都没听说过。
“木羽,你平时翻译的工作量很大么?听安忆他们说的,你是七八月份才拿到《月亮与六便士》的,就已经把这篇小说给翻译完了,平时应该花了不少时间吧。”
周界人并不知道《月亮与六便士》篇幅如何,但是他听说《世界文学》要分为上下部分才能刊完,就知道这部小说的篇幅不短。
一般只有几万字的话,《世界文学》一期就能刊完了,既然是要分为上下两部分,那至少也有十几万字。
十几万字,两三个月就翻译完,那平时肯定要不少时间。
杨翊笑道,“其实还好,我翻译的速度比较快,都是工作之余做的。”
“你资料室的工作很忙么?”周界人又问。
“挺忙的,其实时间上还好,下午四五点钟就能下班,不过每周我要上几节英语课。”
周界人诧异道,“那你还有时间写原创么?”
杨翊还没说话,叶辛就笑道,“当然有,我今天早上七点多钟去敲他房门,你们猜他在干什么?他在写作,我一问,才知道他早上已经写了半个多小时了。”
周界人一下子捕捉到了关键信息,“木羽你又有新作了?”
杨翊点头,“嗯,刚开始写。”
周界人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他连忙转头朝着另一边喊道,“于组长,你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