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38章 评委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评委会(1 / 4)

不论是袁田还是蒯风,都十分讲诚信,说了不给别人看,就不给别人看。

但是,事情却又因此变得麻烦了许多。

吃过午饭,蒯风就带着中文系的另外一个老师陈明找来。

陈明的说辞跟蒯风如出一辙。

“杨老师,我保证,我只自己看,不给别人看。”

杨翊本来对这事也不太在乎,便直接点头允了。

还是当天下午,陈明又带着一位地理系的老师。

“杨老师……”

这次,陈明还没开口,杨翊就抬了抬手,“陈老师,以后谁要想看《教堂司事》,直接给他们看就行了,不必还要再跑这一趟。”

一天之内,连着被找了三次,大大影响了杨翊的工作进度。

而且看这情况,后面可能陆续还有不少人会来,所以杨翊干脆就直接给陈明他们授权了。

“还有袁老师、蒯老师,麻烦你跟他们说一下,谁要想看,直接给就行,不用再来找我。”

陈明竖了竖大拇指,“杨老师大气,你放心,我肯定会确保大家知道这篇《教堂司事》是你翻译的。”

杨翊点点头,“行。”

……

本来,《教堂司事》以一种非常慢的速度小范围传播着,因为杨翊这一授权,传播速度突然加快,范围也快速变广。

起初只有袁田那一份手抄本,后来地理系的一个老师,想要把小说带回地理系,就又重新誊抄了一份。

地理系的学生们想看,一份稿子分不过来,又抄了好几份。

短短几天时间,《教堂司事》的翻译稿就已经传遍了各系。

主要是短篇小说,大家看得快,一份手抄稿一个晚上就能传好几个宿舍。

学生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很少,看到这种国外的小说,就算只是好奇,也要看看。

毕竟除了看书,也没什么其他消遣——关键是免费的消遣。

这种几千字的短篇小说最好,也不花多少时间,看书快的,几分钟看完,看书慢的,也就只要十几二十分钟。

况且杨翊的翻译确实十分流畅,可读性很强,比那些老版的翻译作品读起来有意思多了。

周六上午,林莹出去一趟回来,笑着说道,“托杨老师的福,这几天毛姆在我们学校十分受欢迎。刚才我去图书馆,还看到几个学生想要借毛姆的小说呢,只可惜,一本也没找到。”

杨翊好奇道,“图书馆一本毛姆的书都没有?”

“我记得之前有看过毛姆的《翡冷翠山庄》,但就那一本,或许别人借走了吧。”

听到《翡冷翠山庄》,杨翊大脑稍稍转个弯才意识到林莹说的应该是《佛罗伦萨的月光下》。

翡冷翠是弗洛伦萨的另一个翻译,学外语的基本上都知道,而杨翊之所以大脑转了个弯,因为不论是“翡冷翠山庄”还是“弗洛伦萨的月光下”都不是书名直译。

毛姆的那篇小说,英文名是“Up at the villa”,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在庄园里》。

《翡冷翠山庄》其实还留了一点标题的元素,至少“山庄”还在,至于《佛罗伦萨的月光下》,完全就是作者自己的发挥了。

但是这种书名,译者不发挥还不行,直译成《在山庄里》实在是差点意思。

秦文海笑道,“毛姆这个作家,在国内名气不大,以前我看过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里面提到过毛姆,后来我陆续看过一些毛姆的短篇小说。其实去年有一段时间毛姆也被大家讨论过,当时《世界文学》一下子发了毛姆好几篇短篇,其中《风筝》跟《舞男舞女》让我印象挺深的。”

杨翊忍不住点头,秦文海不愧是个老资料人了,知道的信息就是多。

如秦文海所言,毛姆如今在国内名气确实不高,跟什么泰戈尔、萧伯纳完全不能比,就连伍尔夫都比不上。

当然了,毛姆要比福克纳好点。

至少毛姆的作品还有些零零碎碎地被翻译过,福克纳简直可以说是查无此人。

“杨老师,你怎么不把《教堂司事》投给《世界文学》?他们应该会继续刊登毛姆的作品吧。”林莹好奇道。

杨翊笑了笑,“我是准备要投的,不过《世界文学》短期内恐怕不会要。”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之前翻译的《万事通先生》已经确定,在下一期的《世界文学》上刊登。”杨翊解释道。

这就是让北岛帮忙投稿的好处,至少知道人家杂志社想要什么稿子。

听到杨翊还有作品要在下一期《世界文学》上刊登,林莹跟秦文海意外的同时,又为杨翊感到惊讶。

“杨老师你应该把这些翻译过的文章都投过去试试,我觉得他们《世界文学》会用的,虽然国内有些毛姆短篇的翻译,但是你翻译的版本读起来还是要特别一些。”

秦文海说话比较保守,其实他心里认为,杨翊翻译的版本,明显比其他版本水平更高。

只不过翻译这种事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秦文海也不好以自己的喜好去论翻译的水平高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