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92章 树大根深的京兆韦氏(6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2章 树大根深的京兆韦氏(6K大章)(1 / 4)

腊月十五的寒冷朔风,裹挟着洛阳城残余的雪沫,刀子般刮过大街上的青石板路。

工部尚书韦儇的马车辘辘而行,厚重锦帘也挡不住那刺骨的寒意,他疲惫靠在车壁软垫上。韦儇掀开侧帘望着车窗外,行人缩着脖子匆匆赶路,他见到前方不远处停着一辆风尘仆仆的青篷马车。车旁一个身着面容敦厚的中年男子正搓着手,他指挥着两个仆人从车后解下行囊,而他身旁还立着一个挺拔如青松的少年。

这少年约莫十六七岁年纪,一身略显宽大的靛蓝色绵袍,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勃勃英气。他身形笔直如枪,安静站在中年男子身侧,一双眸子正沉稳打量着这座洛阳城,风雪掠过他年轻而轮廓分明的脸庞,竞不见丝毫瑟缩之意。

韦儇见到马车快要驶到他们面前,于是对着车夫说道:“停车!”

“是!”

车夫立刻拉住马车停止行驶。

韦儇干脆从车上走了下来,他声音带着久别重逢的惊喜唤道:“贲弟,苍天有眼,你我竟在此风雪道上重逢!”

韦贲闻声猛地回头看清来人,他脸上顿时绽开朴实而欣喜的笑容:“儇兄?”

他乡遇故知,又是同宗兄弟。

在这腊月寒天,暖流顿时冲散刺骨的寒意。

韦儇亦是激动紧紧握住韦贲的手,他目光投向韦贲身旁的少年。

韦贲连忙拉着身旁的少年微笑道:“这是我儿子韦皋。”

韦皋立刻上前一步,恭敬躬身行礼,他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侄儿参见伯父!”“韦皋?”

韦儇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少年郎,见他身姿挺拔,面容虽带稚气,鼻梁高挺,眼神沉静明亮,行礼间气度已是不凡,不由得心中暗赞一声好个麟儿。

“贤侄快快免礼,此处风雪甚大,非说话之地。走走走,随我回府,烫壶热酒,驱驱寒气,好好叙话!韦儇不由分说,一手拉着韦贲,一手招呼韦皋,他转身便引着二人坐上马车,往自家府邸方向前去。京兆韦氏开枝散叶于各房各支,真可谓是树大根深。

在安史之乱期间,大唐和大燕在关中地区展开激战,连年征战导致关中百姓流离失所,韦氏主支与众多房头纷纷举族东迁,落脚于这相对安稳的东京洛阳。

韦儇出身韦氏南皮公房。

韦贲出身韦氏郿城公房。

虽然韦儇和韦贲并非出自同一分支,但是他们两人关系交好,因此这才较为熟络。

韦儇好不容易遇到韦贲,他立刻邀请韦贲父子前来府中做客。

洛阳城,韦府。

韦儇带着韦贲父子进了府门,早有伶俐的仆役迎上来。

“速去备席,温上几壶好酒,再切些腊味来,有贵客至!”

韦儇赶紧吩咐仆役备好酒菜,他亲自引着韦贲父子穿过庭院,步入温暖如春的厅堂,厅内燃着上好的木炭,暖香融融,与外面风雪严寒判若两个世界。

在暖意融融的厅堂内,韦儇仔细打量着侄儿韦皋。

韦皋脸上犹带风霜之色,靛蓝绵袍虽半旧却浆洗得干净挺括,但他坐姿端正,肩背自然舒展,毫无寻常少年初入贵胄府邸的局促或刻意逢迎的谄媚。

韦贲捧着温热的酒盏,他感慨万千说道:“长安一别,恍如隔世,多亏祖宗庇佑,阖家上下总算在洛阳安顿下来。只是在兵荒马乱过后,各地田庄铺面损失不小,家道已经不比从前。”

韦儇微微颔首,目光却始终未离韦皋,他总感觉这侄儿身上有种奇异的沉静,就像一块未经雕琢却内蕴锋芒的璞玉。

韦贲语气中并无太多抱怨,更多的是历经劫难后的庆幸与坚韧,他拍了拍身旁韦皋的肩说道:“这不眼看着皋儿也到了该寻个前程的年纪,这洛阳城机会多些,我便带他前来见见世面,看看能否托下族中长辈的福荫,谋个出身。”

在说这话的时候,韦贲看向韦儇的目光,带着天然亲近与不易察觉的期冀。

韦儇缓缓放下酒盏,他唏嘘不已说道:“贲弟,你能平安归来,便是祖宗庇佑。如今到了洛阳,便先安心住下,一切自有为兄照应。”

“多谢儇兄的照应!”

韦贲眼中隐有泪光连声道谢,他话锋一转指着韦皋道:“这些年犬子倒是未曾荒废,我也不敢奢望他走科举正途,便请了西席教他读些书史,也强令他习些弓马,不求闻达,只盼他识得忠义,将来护得自身周全。”

韦儇目光再次落到韦皋身上,他发现对方沉稳冷静,既无寻常少年人的浮躁,也无怯懦之态,于是随意开口问道:“贤侄也有读史习武?不知读的何史?习的何艺?”

韦皋恭恭敬敬回答道:“回禀伯父,侄儿粗读《左传》和《史记》,翻过几遍《孙子》。至于弓马不敢说精通,但开得硬弓,驭得劣马,寻常三五人近不得身。”

“好!”

韦儇赞许点了点头,他觉得世家子弟能有此本事已是不易,随即带着几分考较和家族长辈的关切说道:“侄儿,你既读史,又是亲历过乱世迁徙。”

“伯父问你,我大夏新朝,陛下定鼎,何以择洛阳为都,而非据守关中,复强汉旧都长安之盛?关中四塞之固,崤函之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