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朕本清容> 她不是一个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她不是一个人(1 / 4)

第109章她不是一个人

屈如柏其实不太想说这是郑清容画的。

毕竟他对郑清容这个人还是挺看好的,有能力有才干,从扬州调来京城没多久,就凭借出众的才能一路高升至主客司郎中。这几次要不是她及时出面,阿依慕公主说不定要闹成什么样。即使和她接触不多,郑清容这个人他还是认可的。但就是这画他委实不好评价,怕败坏她名声,所以只说了是郑大人。京城这么多郑大人,一时也不会想到是她的。不过他大概也想不到,现在提起郑大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郑清容。这不,听到他说郑大人,有人咦了一声:“郑大人?可是扬州来的那位郑清容郑大人?”

倒不怪她们一下子就想到是郑清容,实在是这位郑大人最近风光无限,这才来京城多久,就成为了数一数二的人物。之前茶余饭后大家还在讨论状元郎陆明阜呢,现在变成了她。不过陆明阜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也是被大家说道说道的常客了,只是内容不一样。

谈起郑清容都是一路高升,前程似锦,说起他则是官场失意,命途多舛。两个还都是扬州人,这就导致很容易被放在一起比较。有细心的人还发现每次只要状元郎被贬,郑大人没多久就会得到晋升,伴随着郑大人立功晋升,状元郎又会得到重用,然后没多久就会被皇帝贬斥,如此循环往复。

听说昨日状元郎还被驱逐出了朝堂,也不知道这次还会不会还和之前一样,过不了多久再次重返朝堂。

“这个…“面对围观群众的询问,屈如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是吧,怕对郑清容的形象有损,说不是吧,可这不就撒谎了吗?不过也没等他开口,因为人群中有人替他说了。“就是那位郑大人,今日我和表妹在南山赏花,正巧遇见了公主和郑大人,当时郑大人手中还抱着画纸呢,现在公主把画挂出来让我们一起观赏,可不就是郑大人画的吗?”

这一开口便又有不少人附和。

有亲眼所见的:“对,我也看见了,当时官兵还在南山附近围着呢,公主和郑大人就在里面赏花。”

有道听途说的:“我来的路上听西街的王公子说了,公主今日在南山观赏流苏梅,郑大人陪同作画,好多人都看到了。”还有追悔莫及的:“竞然是今日吗?早知道我也去南山了,而不是去苍湖。”

毕竞公主天颜,寻常难见,谁不想看真切些?说到这里,有人提出疑问。

“公主出行不都是需要清场的吗?昨儿个我本来要去苍湖看莲花的,结果到了地方不让进,说是公主要泛舟游湖,不允许有人靠近,怎么今日南山没有清场?”

前天公主去国子监也是,从礼宾院到国子监的路上都提前让官兵把守着,除了公主的銮驾,期间不让人通行,就怕出什么岔子。怎么到了南山就不清场了?南山到底是座山,可不比大道安全。屈如柏咂咂嘴。

看吧,他就说阿依慕公主此举耐人寻味吧,不光是他,就连百姓们都觉得奇怪。

本来是要清场的,是公主说南山的流苏不是他一个人的,霸占着也不好意思,人多一起赏热闹。

这样一反常态,才有了上午那一幕。

他还以为阿依慕公主是要借机生事的,人多的地方,随便揪着一个就足以挑事了。

结果一上午过去,什么都没发生,貌似真就只是去赏了个花,作了幅画。是以他也不好对阿依慕公主要求不清场的事做评判。人群窃窃,猜测什么的都有,突然有高昂的声音自人群中响起,打破了这一方私语。

“郑大人这画不都告诉我们了吗?“那人一拍脑袋,指着画上那几个字,像是发现了什么大秘密,语气激动道,“与民同乐呀!”一声出,现场哗然。

对啊,与民同乐,清场了还怎么与民同乐?被这么一提醒,也有人当即围绕这四个字评品起来:“要这么说也是哈,看这上面的脚印,大人的有,小孩的有,女子的有,男子的也有,虽然画上无人,但处处可见人,若非和众人一起出游,如何能留下这印记,可不就是与民同乐?”

人们觉得这样的说法有几分道理,都盯着这幅挂出来的画瞧。先前光顾着讨论是不是郑大人画的了,都没注意看画的什么。和寻常的画作不同,没有山水没有人物,画上只有脚印和流苏花瓣,已经题的“与民同乐”四个大字。

上面的脚印看似杂乱,但仔细分辨还是能看出来大小和底纹的,有的是绣花鞋,有的是皂靴,深浅不一,样式也不一。不过根据脚印的款式和大小,仿佛能听见赏花时孩童的嬉闹,女子的笑语。“还有这流苏梅的花瓣,掺杂其间,点缀得当,这幅与民同乐图虽然简单,看似只有脚印和花瓣,着墨不多,但其中蕴含着天时地利人和,我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但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粗看就是些脚印而已,细看之下,才觉妙极!”

围观的人当中不乏有懂书画的人,听旁人这么说,嗤笑一声反驳道:“什么妙极?这一堆破脚印也能被夸成这样,要工笔没工笔,要构图没构图,俗不可耐,你们懂什么叫画吗?”

真是什么东西都能称作画了,这不是打他们这些自小钻研画技的人脸吗?那人一说话,立即有人呛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