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090
好东西要与人分享。
黄述玉特意画了一副纳豆搅拌指南图,贴在食堂窗口,又给食堂搬去一筐纳豆。
食堂员工拥堵在窗口,在那里研究纳豆食用方法指南,就看到黄主任搬来一筐没捂好的酱豆,筐上还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了两个娟秀的毛笔字:纳豆。“这是一千四百年前的美食,大家快尝尝,给一个评价。"黄述玉热切地说。众员工掏出自己的铝饭盒,舀一汤勺纳豆,照着食用方法指南搅拌,迫不及待尝一大口:“呕~”
不好吃的都被老祖宗归类为药材,纳豆既然没被归类到药材之列,说明纳豆是好吃的。
对,一定不是纳豆不好吃,一定是他们没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食堂员工开始行动起来。
用白砂糖调个味,用酱油调个味,山楂糕切成丁调个味,在雪里蕻炖豆腐中加入纳豆,用一大堆干辣椒给纳豆调个味。还有一个人更绝,为了烹饪出美味的纳豆,拽上赫哲族知青何凯定去凿冰捕鱼。
谁也没问鳌花、老头鱼的意见,就让它们成了纳豆的陪衬。它们苦啊!
黄述玉却吃的嘎嘎有味。
果然,老祖宗没有把纳豆归类为药材,是有道理的。三两黔省干辣椒、半勺猪油、一把汉源花椒烹饪出来的纳豆,嘎嘎香,和米饭是绝配,吸满了鱼汁的纳豆,又是另一种风味,在雪里蕻炖豆腐中加入纳豆,口感更丰富了。
毕常青一行人来到食堂,注意到大家吃饭不再是追求饱腹,似乎在享受美食,一个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们狐疑到窗口打饭,窗口的纳豆食用方法指南闯入他们的视野里。“我之前在熊本待过一段时间,吃过纳豆卷寿司。“也吃过乌冬面配纳豆,真的不符合华国人的胃口,吴景回在心心里默默说。林巍也吃过纳豆,章鱼足、金枪鱼、海胆、蛋黄加入纳豆做成的海鲜刺身。58年的一天夜里,那个在淮海路开料理店的中年男人失踪了,自此,他再也没见过纳豆。
吴、林二人各怀心思,毕常青几人全神贯注听食堂员工吹嘘纳豆在我国存在的历史,等吴、林二人回过神,毕常青几人已经坚定的相信纳豆是遗失在滚落历史中的美食,黄述玉让纳豆重见天日。
先入为主思想作祟,吴、林二人已经接受了纳豆是RB传统美食的观念。吴、林二人再要说纳豆是RB的传统美食,一定会被一人一口吐沫淹死,两人理智的选择沉默。
一行人打了用纳豆烹饪的美食,来到黄述玉这里坐下。林巍不是已经去修建水库了吗?怎么出现在营部?黄述玉问了出来。“场部安排我出一趟差,路过营部,在营部留宿一宿。“林巍想了想,又说,“地点是杭城,跟随专家检查、维护新安江水电站。”陆卫东古怪地看了眼林巍,跟他们说上面安排他出一趟差,摆出一副惜字如金的棺材脸,这到黄述玉这里,话就多了起来。这小子在营部留宿一宿,目的恐怕不纯!
去西湖泛舟游湖,走“城外乡村"的钱塘江南岸的滨江区进城,路过钱塘江大桥,累了就去坐船,去四季青年茶馆喝茶聊天,再去三潭印月留影……这是黄述玉72年底,前往杭城前夕的安排,计划落空,安排自然也就无效了。黄述玉没让林巍替她走一趟,因为她知道,她一定会去一趟这座城市。黄述玉问林巍有没有去过杭城,林巍摇头,黄述玉宛如一个杭城通,跟林巍聊起了杭城。
两人聊得很是投机。
毕常青几人听得津津有味。
知道林巍老底的陆卫东眼角抽搐,有一年,白部长到杭城军区出差,带上林巍去拜见他父母的战友,白部长被林巍父母的战友坑了一把,领了一个帮扶对象回来,他们农场每个季度都要给帮扶对象送关怀、送温暖。黄述玉要给分场部、场部送一筐纳豆,安排人开铁牛去送,林巍搭顺风车离开,行李中多了四个铝饭盒,是黄述玉给他准备的。林巍回头,看到黄述玉还站在桥上,没有返回的迹象,林魏用力摆手,让她回去。
黄述玉手臂挥动的更加用力。
感动吧!
嘿嘿!
她这叫投资,虽说投资有风险,但说不定有异想不到的收获呢!黄潇要是知道黄述玉从小说中找到的灵感,用几个盒饭,就想做天使投资人,一定断了她的小说。
可惜黄潇并不知道。
林巍的身影消失,黄述玉雀跃着往回走。
她刚走进营部,就被一群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连长们堵住。他们纰牙笑,也不怕冷风冻牙,张口就问她要纳豆。纳豆没有,但是她有制作纳豆的方法,黄述玉大手一挥,带他们走一遍制作纳豆的程序。
黄述玉没让他们带走纳豆,而是给了他们分了些纳豆菌粉,让他们自己回去做纳豆。
这批纳豆,黄述玉安排人给不同单位送去些。她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有好东西,肯定要“孝敬"她曾经的日语老师赵淮远。
黄述玉参照黄潇的建议,用松树的木片包裹纳豆,把纳豆散布出去,并附上食堂员工探索出的食用方法。
黄兴邦按照约定,到大泽找黄述玉。
黄述玉让食堂炒几道小锅菜,准备喊上毕常青几人,但毕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