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089
等纳豆菌粉期间,发生了两件事。
当初黄述玉拿西瓜换了两名优秀教师,教育局通知黄述玉,老师们不愿意来大泽,十分热心肠给黄述玉出了一个主意,让黄述玉从知青队伍里找教师。当初建营房,把学校规划进去,学校建成当月,毕常青就向上面申请课本,次月,上面回复说最迟过完年,就用邮政把课本寄到大泽,一定不会耽误孩子们上课。
正月十五都过完了,也没见到课本的影子,毕常青联系上面,上面让他们自己克服困难,解决课本问题。
大泽的知青一部分从各个连队抽调的,一部分是刚下乡知青。那些已成家的老知青把孩子留在了老连部读书,这个时期,课本依旧紧张,两个孩子共用一套课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稀疏平常。这个成语可有意思了,你可以理解成普通,当然了,你也可以理解成它在暗示某件事其实不普通。
向其他小学借课本,根本就不现实。
不想耽误孩子们接受教育,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把孩子们送回原来的学校上课。
黄述玉接受了这件事,但她要搞清楚答应好的课本为什么突然没了影子。黄述玉一通电话打到老同学魏海田那里,想通过他打听清楚这件事。“你找对人了,我还真知道是怎么回事。"魏海田让黄述玉等一下,他去关下门。他伸头看了眼走廊,走廊里空一人,他火速关上门,拿起话筒,压低声音说,“咱们省教育出版社一主编被人举报,说他主持编写的语文课本有问题。我听说,他在"语录加批判"式的文字里夹带私货,这批语文课本被紧急召回并销毁。”
语文教材被销毁,不是还有数学教材嘛。黄述玉谢了老同学,挂断电话,第一时间去找毕常青,让毕常青跟上面沟通,尽可能争取到数学课本。当肖航和舟舟知道他们还要回到老四营上学,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默默哭,毕常青也不好受。
黄述玉让他去争取数学课本,毕常青看到了把两个孩子留在身边的希望,慌手慌脚去联系上面。
“老曹,教育局吃了我们多少西瓜,你把账单找出来,找两个嘴皮子利索的同志到教育局要账。"黄述玉对曹会计说,“跟我们的同志说教育局可以用课本抵账,没有年级要求。”
曹会计精心给教育局挑选了两个催账人。
大泽知青到教育局要账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之所以传的这么快,全是魏海田的功劳。
魏海田和黄述玉同学一场,多少有些了解黄述玉,知道黄述玉一定去要数学课本。有了数学课本,没有语文课本,学校也办不起来,黄述玉一定想办法搞语文课本。
魏海田十分好奇,黄述玉通过什么办法弄到语文课本的。他就打电话给黄述玉,套黄述玉的话。
黄述玉同样也了解魏海田,他看热闹不嫌事大,在黄述玉这里藏不住。黄述玉就把大泽知青到教育局要账的消息跟魏海田简单说了下。魏海田没辜负黄述玉的期望,到处跟人蛐蛐大泽和教育局的恩怨情仇。所有人都知道教育局吃西瓜不给钱,教育局领导眼前一黑。1966年以前,各地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随着主编们被一锅端,下放至到艰苦的地方改造,人民教育出版社也不复存在了,各地开始自行编写五花八门的红色教材。
人家高举正义之旗,教育局不仅不敢对教材有任何异议,还恨不得关上门,不和外界往来。
黄述玉让他们出尽风头,说实话,脖子有点凉。教育局领导一边骂黄述玉不讲武德,一边给黄述玉凑课本。他们也想给钱,赶紧把两个活阎王送走,他们账上得有钱才行啊。这件事教会了他们,免费的东西最昂贵。
一定要把“西瓜元年”传下去,让各单位的同志引以为戒。一心心想低调做人的他们没凑齐抵货款的课本,从仓库翻出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凑数。
曹会计派出去的两个知青带回来一卡车课本,小学、初中、高中,各科,一应尽全,还有拿钱都没不到的学习资料。这一车的宝贝,让黄述玉乐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笑呵呵让曹会计车上的宝贝全部登记入库。
上面得知了黄述玉的骚操作,在毕常青联系他们的第三天,就把小学数学课本寄了过来,每个年级多给了5本。
课本有了,还差老师了。
分场部给大泽营部小学十个编制,校长也包括在里面。校长是分场部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
大家都在谈论上面会给大泽派了一个怎样的校长,当新校长到大泽报道,黄述玉、毕常青愣了一下。
“吴叔。"肖航、舟舟快乐的像两只小傻鸟,围着吴景回转圈。新校长叫吴景回,曾经在老四营小学当校长。见过吴景回的黄述玉、毕常青在大泽见到吴景回,着实吓得不轻。黄述玉跟吴景回也不熟,不好意思问吴景回怎么到大泽当校长了。吴景回把行李放回宿舍,就回来跟大泽干部商量选拔教师的流程。教师选拔风风火火进行着,黄述玉却来到梁倚云几人的实验室,拿走了温度计,顺路找小木匠杨志强定制一个蒸桶。手头就有材料,杨志强三天就做好了蒸桶,把蒸桶给黄述玉送过来。黄述玉装了一桶水,一滴水都没露出来,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