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非常高兴,当下就答应了二人的请求。
马皇后虽舍不得两个孩子,不过也明白他们大了迟早要去就藩,也为孩子们的上进感到欣慰,把晋王和燕王叫到身边,亲自给他们俩布菜切月饼。妙贞装作无意间看向燕王,看他也正巧在看自己,两人目光相交,燕王看着她一脸笃定,笑意盈盈,妙贞也不由跟他相视一笑,身上没来由的涌出一股暖流,心上仿佛开了一朵花。
徐达出发的前两日,妙贞正在房间里看书,姨母过来找她。不知怎的,一看到姨母,妙贞突然福至心灵脱口而出:“是他来找我吗?”
姨母一惊忙说:“贞儿怎么知道?国公爷正在书房接待燕王殿下。顺公公过来捎话,如果你时间方便的话,今天殿下想与你见一面,时间地点你来定。”妙贞想了想说道:“今日凑巧要去城南的别院取几本书过两天带进宫,我先过去。等他忙完了,你把他也带过去。”姨母听完,忙答应着退下了。妙贞转身除了房门,去找谢氏给她安排车马。
谢氏听了忙说:“贞儿啊,现在燕王殿下正在书房与你父亲议事,来之前人家可是给你们几个孩子都带了礼物,我的意思是等会儿他走的时候,你们都出来见见送送他,顺便谢恩。你要着急要,就写个书单,我让管家去给你取过来。”
妙贞一听一脸为难:“母亲,我明天要跟父亲去常伯母家,我不去那边,一时也想不起来要看什么书,怕管家拿不到我想看的。何况我与燕王殿下在宫中时常见到,想来他也不在意。倘若殿下问起来,母亲就说过我去庙里给父亲求平安符了。”谢氏一听,也不坚持,连忙吩咐人通知管家备车。
别院离国公府不到半个时辰的车程,妙贞到了以后,让老何把院子里其他几位奴仆都派出去办事儿了,自己留在书房看书。不到2刻钟,外面就传来了说话声,妙贞忙放下手中的书,整理下衣衫和头发,准备走出去迎接。
刚到门口,就遇到了匆匆进门的朱棣。俩人一见,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妙贞连忙请燕王落座。两人相对而坐,看着对方都有些羞涩,为了打破这种气氛,妙贞只得硬着头皮问:“殿下今天约贞儿,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吗?”
朱棣一脸坏笑地答道:“当然有要紧事儿,我这后天就要启程北上了,不跟你告个别,那我走的怎么安心。我这次跟你父亲一起去,你就没有什么要交代我的?总要跟我说说大将军的喜好,让我对症下药,获取来泰山的欢心才是!”
妙贞一听,又羞又气:“谁是你老泰山,殿下以后再这么没羞没臊的调笑,我可不再搭理你了。我跟你说我父亲最讨厌你这种没正形话又多的人。他常说:君子敏于行讷于言。你多做事,少说话他自然肯知无不言地调教你。”
燕王听妙贞这样斥责他,不怒反喜:“贞儿,你看你还是心疼我,嘴里骂着我,你还是不由自主把你父亲的喜好都说了。你放心,我这次去一定努力表现,让大将军看到我的能力和心意,有他的支持,我们俩必能心想事成。”
妙贞被他说中心事,愈加害羞,也不好意思看他,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燕王站起身,缓缓走到妙贞身边,妙贞吓得连忙抬起头,生怕燕王作出什么出格的举动。燕王站在她前面,伸出手来:“给我吧!”妙贞不解:“什么啊?”
燕王一脸得意:“平安符啊?不是去庙里给大将军求平安符了吗?不会没我的吧?我才不信!”妙贞只得起身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锦盒,拿出一个精致的玉佩,递到朱棣手上,轻声说道:“殿下这平安玉原是一对,另一块我做成了项链贴身戴于颈上。这璎珞是我昨日亲手所编,把庙里求来的平安符也放进了璎珞里,这玉佩也是大师亲自开光,定能保佑你一路平安、心想事成。”
燕王连忙接过佩玉,双手细细摩挲了一遍,又立即小心翼翼系在腰带上。之后他顺手从怀中拿出一对羊脂玉镯,这对镯子成色极好,散发出柔和的光泽,是难得的上品。
朱棣不等妙贞反应过来,就拉过妙贞的双手,轻轻为她戴上玉镯。然后紧紧握着妙贞的双手,温柔地说道:“贞儿,你看我们俩完全想到一块去了,心有灵犀也不过如此。这对玉镯很衬你。”何以致契阔,绕婉双跳脱”,我不在的日子,你戴着它,我们犹如此环,朝夕相见。”妙贞也深受感动,不由自主回到:“何以结恩情,美玉綴罗缨。愿殿下心想事成,平安归来。”
夜晚躺在床上,妙贞看着手腕上戴的这副玉镯,似乎还能感受到燕王手心的温度,脸上不禁有些发热、只是看着这对玉镯,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