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战。
全歼日军常设主力之二十师团。
击毙师团长牛岛实常、三十九旅团旅团关原六,第四十旅团旅团长高桥多贺二。
自师团长以下,预估毙敌毙伤日寇一万八千六百余人。
在此战的过程之中。
重创日军混成第三旅团、混成第四旅团,第四十一师团以及前来支援的混成第十五旅团。
综上所述,此次晋北大战预估总歼敌人数在三万人上下。
当然,不算伪军。
伪军这种部队算进战果的话战果可就太好看了。
实质上伪军往往不具备什么战斗力。
即便是由日本人担任军官调教、并且负责指挥的部队,往往表现情况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大同大捷的消息,宛如旋风一般。
几乎在几天的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山城,在衡阳!百姓们奔走相告,兴奋无比。
在西安,在延安,在长沙、在兰州。
不少民众自发的涌上街头,欢天喜地的发起着胜利游行。
无数敌占区苦苦坚持的军、中统特工,沦陷区爱国商人、百姓,以及地下党通知听着收音机里面传来中央日报广播员激昂的音调。
“倭奴之二十师团,被我飞虎、十四集团军主力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包围于大同城周边地区,其妄以残部向东北天镇方向逃窜。
而我主力部队以逸待劳,披肝沥胆,作浴血之战。
全歼倭奴之二十师团,击毙师团长牛岛实常中将及以下倭奴两万八千余人。”
“好啊!”
淞沪,某处民房内。
一个以小商人身份作为掩护的军统高级情报人员不由得放声大哭。
而距离他不到一公里之外的一处图书馆地下室内。
几名红党地下党组织成员听到晋北前线传来的消息,亦是激动万分。
“按照目前的战争势头来看,日本人撑不了多久!”
“农夫同志,近来汪兆明抵达淞沪,是否有新的消息传来?”
身穿一身长褂,戴着小眼镜,梳着汉奸头的“农夫”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缓缓说道:“我们收到消息,汪兆明此次前往淞沪是为了成立属于自己的中华民国政府。”
“但是,他的这次行程遇到了不小的阻碍,日本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和即将要成立的汪伪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汪兆明会同意吗?”
农夫缓缓摇了摇头:“从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他没有同意,但是他最终还是会同意的,据我所知,军统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他的刺杀活动、他现在每时每刻都要活在被暗杀的恐惧之中。”
“另外,据我所知,不管是平津地区的伪政府,还是华北其他地区的伪政府,都没有想要与汪兆明合流的意思,因为他们的不配合,导致汪兆明想要召集三百名“国民党员”召开立法大会都没办法召开。”
“很显然,这是日本人的阴谋,他们在利用军统,同时也在利用这些伪政府官员,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迫使汪兆明等人的屈服,和他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达到殖民华北等日占区的目的。”
站点的工作人员缓缓点头:“农夫同志,你的情报非常关键,我们会将相关情报传递给上级,另外请继续坚持,军统那边我们已经在沟通,但从目前来看的话,尚且没有进展。”
“组织希望你能够加入青帮以求庇护,出卖一些日本人的情报,这样也多添一份保障。”
——
“号外号外,光华日报免费赠送,晋北大捷,毙敌无数,取得重大胜利!”
“号外号外~!”
“报纸免费赠送,晋北大捷毙敌无数。”
陕西,西安车站外。
一众匆忙往来的行人接过了报童手上的报纸。
纷纷驻足阅读起来。
不多时。
整个西安城内,均是响起了颇为热烈的讨论之声。
“听说了吗,咱们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全歼了日军的精锐主力部队第二十师团!”
“指挥官好像是**名帅楚云飞!”
“是他,听说这次参战的不仅仅有**主力,还是八路军。”
“整个华北地区全部打成了一锅粥,有输有赢的,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看这个架势也算是为那些苦难的百姓们报仇雪恨了!”
“这帮该死的倭寇,这下可不会再继续猖狂下去了吧。”
正在迈步返回车站的上尉连长一怔,旋即面带笑容的向其中一人拱了拱手:“这位先生,这报纸能否借我一看?”
看到来者是当兵的,正在和身旁同伴讨论战况的报纸内容的中年男子颇为慷慨的将手中的报纸让出:“给,光华报社发的。”
“多谢。”
车站站台内。
吴姓守备连长低头扫了一眼报纸内容。
基本上就是楚云飞指挥若定,战士们浴血奋战,而后历经各种各样的斗智斗勇,险象环生,才终于将敌军击败,取得最后胜利。
光华报社的行文风格虽然略显官方,但总体还是面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