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鸾许琳琅> 光风动纨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光风动纨素(1 / 4)

转眼到了三月三。吴郡曲水亭边,水净沙明,山色朗润。一早就有陆、顾二府的侍女搬了时鲜的瓜果花酒过来会饮之地。

此处是顾众选定之地,吴中人称为白露亭。一座飞檐赤瓦的亭子立在一簇深绿浅红的花丛中,四处修竹茂林,佳木葱茏,中间一带涓涓山涧蜿蜒而过,叠石嶙峋,花气清婉。四周鸟啼空山,苍翠湿衣。实是一等一的宴饮胜地。

循着山涧走出二百余步,即有一座阁楼。里面供奉的是无忧德佛。顾子夜及一众世族女子就在这里举行笄礼。

顾子夜因今日集会,兴奋得一宿未眠,卯时侍女芙蓉提灯过来敲门,服侍她梳洗。

顾子夜一边梳妆,一边得隙瞥一瞥碧玉、珍珠给自己准备的笄礼服饰,时不时插嘴指点一番。

“襦裙别挑月白那件,那件是我下厨才穿的……这件软翠的也不好看,咦,碧玉你刚才拿的是什么?极好!极好!就这件莺黄的,衬那边的山色正好。”

“深衣就要石榴红的,罩件茶白的半袖,再配上秦妇铺子制的那条珠花簪子。”

等她静下来,梳洗和备衣都几近齐备。顾子夜支开丫鬟,拿了一盒西市新买的胭脂粉蘸水在脸上点了几点,画成病斑的模样。

画了几下,突想:“一阵笄礼要换三道衣服,我换第三道后再画,画完了就去赴宴,那时也不迟。”当下主意拿定,让小桃将胭脂粉和笄礼的三套衣服并笄、簪、钗放一起。

安排妥当,穿了粉色采衣,便一路步履轻快地望门口去了。

顾众今日穿了一身玄色大氅,在门外等候,见她出来,面上蒙着白色面纱,皱了皱眉:“打扮成这副模样是做甚?”

顾子夜小心地看了他一眼(她与陆明山商议退婚之事是二人私下密谋,不敢让双方长辈知道),便道:“前几日风寒,所以穿戴齐备些,以防再受凉。”顾众一向由她,也不多问。

顾家这次带了四个副官和十余个家仆,除顾众外,随行人等皆身着绛红。顾夫人则留守府内接待其余女宾。

到了与南方士族会合之地,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白露亭而去。男的骑马,女眷则坐在几辆马车里。到了那边,北方士族还未过来,顾子夜及一众及笄女子便听顾众安排,先行到阁楼举行笄礼。

待到山里晨钟敲过一轮,前方车轮轱辘,人声笑语,忽现出数辆雕龙绣凤的垂盖马车来。

等到几辆马车近前,陆玩向陆明山使个眼色,陆明山会意,驱马上前,道:“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车内听到此言,顿时响起“噫”、“呵”、“哟”之声,一片不以为然的嘘声中,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非随日月光同在,应是清风动我来。”

陆明山嘻嘻一笑,翻身下马,向车内人行礼道:“晚生陆明山,见过王叔父。小小玩笑,还望勿怪。”一杆玉柄塵尾挑开车帘,一名长须老者站到车乘前,正是名满天下的王导。

王导呵呵一笑,不以为意,下车将他扶起:“我只七年前在建康城见过你,如今都这般大了。”这几句用的是江南地区标准的吴语,他言毕回头向身后的王家子弟道,“来啊,都见过陆伯父。”

南北名门望族在曲水亭岸会面之际,山上阁楼的笄礼已到了第二道。东晋佛教盛行,因此江南之地寺庙众多。这一阁楼位于山间一座寺院内,地处僻静,黄墙黛瓦,藤蔓垂幽;仙花异草,浮翠流丹。

顾子夜穿了深衣曲裙,坐在老松树下东面的座位上,等司仪替其他女子行笄礼。她头上的丫髻梳开,梳成了仕女的发式,当中一枝珠花簪垂下几条璎珞流苏,摇曳生姿。

顾子夜看着司仪主持仪式,看她祝诵词,看她为众女插上簪饰,心思却不在上面。她心里想的是方才在东房换装时,贺小姐问她前日怎会落水,她含含糊糊地答看见只燕儿停在屋檐上,糊里糊涂地就上了房顶。

还真是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

嘟哝嘀咕中,司仪的声音从厅间传来:“加簪已毕,请各位到屋内换上第三道仪式的衣裳。”赶忙随众女一起回了东房。

回到东房,还没进门,就听到孙家小姐的声音:

“一阵仪式结束便要去赴宴,我听说此次王家来了好几位世家公子,都是建康城出门掷果盈车的人物,京都少女的梦中情郎。”

有人起头,众女都抛开方才典礼上的拘谨束缚。

“平日里见惯脂粉,一会去了饮宴,要有举止不到,会不会低瞧了咱们?”

“来的人里有四位是王家的,据说性情大不一样。大公子王冲温润端方,是君子如玉一般的人物;二公子王津也极是懂怜香惜玉。对上他二位倒也无妨,待女儿家言行有礼,不会轻易取笑。只是二公子生性风流,喜好流连那金粉地、温柔乡,不及冲公子持身自正。若论婚嫁,非良人之选。”

“那另外那两位呢?”

“最小的王平喜好舞刀弄棒,从小跟着大将军王敦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