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身子,跟素娥耳语几句,便拉着素娥往外走。
素娥把院门带上,还往盛瑶珈躺着的石榻方向远远望了一眼,似乎是在确认主子还睡着。
她要干嘛去?
盛瑶珈已经完全醒了,她起身跟了上去。
原来拉走素娥的人是她姐姐素锦,国公夫人的丫鬟总管。
素锦素娥姐妹俩脚步匆匆,走得很快,出了院子没往主路去,却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径。
这条小径的两边种着茂密的小树,平日里很少有人过去,姐妹俩的身影很快淹没在树荫深处。
盛瑶珈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上去了,借着小径两边的树林遮掩,远远跟在她们后面。
窄窄一条小径没想到这么长,素锦拉着素娥,一路小跑着,在小径尽头,出现了一座楼观,一个道童打扮的清秀少年在门口等候,看样子是在等她们。
素锦跟小道童说了几句话,便跟着道童进去了。
盛瑶珈轻手轻脚走近那座楼观,没想到,在这国公府里,竟然会有一座道观。她想起来,听闻世子有个师父是一位真人,莫非这里便是那位真人的观阁?
楼观门匾上有三个狂草大字:无上阁。
这楼观隐藏在国公府深处的小树林里,若非熟悉的人,还真是很难被发现,如此清幽的所在,这国公府还真是别有洞天……
盛瑶珈正暗自胡思乱想,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想来是楼观里面有人要出来了,她赶紧找了旁边的一颗树藏身。
刚躲好,就看到观门打开。
先是那个小道童开了门出来,他站在门口四下张望,显然是在观望附近有没有人。
盛瑶珈赶紧缩了缩身子,确认自己完全被树木遮挡住。
随后,素锦素娥姐妹从观里出来。
盛瑶珈看得仔细,素锦背上多了一个人。
素锦背着的人是谁?
“姐姐,咱们真要这时候走啊?要不等天色暗些……”素娥问。
素锦皱着眉头,压低着声音:“废话什么!要不是我一个人背不过去,我也不会把你叫来,赶紧的!”
素娥连忙应道:“是是,我是担心路上遇到不相干的人……”
“这会儿府里上下多数都在自个儿房里歇着,只要我们脚程快点,走小道,大概不会遇到什么人的,”素锦对自己妹妹磨磨唧唧的甚是不满,“你要是再磨蹭,那就不好说了!”
素娥不敢多言,帮忙扶着素锦背上人的腰部,减轻姐姐的负担,“姐姐,你要是背不动了就换我!”
素锦跟小道童又交待了几句,便急匆匆走了。
小道童也马上转身回去,关上了观门。
那素锦背着的人,披着一件粗布带帽斗篷,从头到脚包裹着,但行走起来,斗篷下摆却露出了里面人穿着的衣襟,不用近看也知道,那是上好面料做的袍衫。
盛瑶珈看在眼里,心下已经有数,也是,除了国公夫人,谁还能让丫鬟总管背着?
只是,她们为什么要给夫人披上丫鬟的斗篷,掩人耳目从道观偷偷回去呢……
直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小径,盛瑶珈才从树后出来,踱步到楼观门前,这里重又恢复了幽静清雅的氛围。
她深吸一口气,闻到了空气里残留着的酒气,想必是刚才披着斗篷之人留下的气息。
“醉了?”盛瑶珈若有所思。
眼神垂下时瞥见地上有个什么东西闪着光泽,弯腰拾起,是一只珍珠耳环,小拇指盖儿般大小,一看就很贵重。
这只耳环,新婚那晚,好像见过……她把珍珠耳环收起来,沿着来时的路回去了。
第二日,刚吃过午膳,盛瑶珈便叫来桂妈,说自己这几日觉得口淡,想吃市集里陈记果脯的杏仁蜜饯,让桂妈去给买点回来。
桂妈是盛瑶珈的奶娘,一向疼她,一听娘子想吃蜜饯,立马把手里的事都放下,招呼了可儿照顾好娘子,便一阵风似的出了府。
等到桂妈一走,盛瑶珈就带着可儿去院中石榻待着,不过她今天没心思看书,而是等到丫鬟们都在各自屋里不出来了,估摸着都午睡了,才把掺着瞌睡的可儿摇醒。
可儿睡眼惺忪:“娘子,怎么了嘛?”
盛瑶珈压低声音:“嘘……小点声,我们去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