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出宫(1 / 2)

“道宗三清道掌门前往祖庭太乙山,武当张真人下山,往陇西郡欲战邪帝?”

御书房中,正在关注着南北战事的秦渊,接过听风楼主传来的密报,眉毛一扬,脸上露出饶有兴趣的笑容。

这次听风楼排榜的效果没让他失望。

三清道与道宗之间的纠葛很深, 关系很复杂,放出道宗掌门得到黄庭道经的消息,三清道怎会坐得住。

毕竟,一定程度上,他们属于叛徒。

且没有三清道的道宗,是不完整的。

一旦等重阳真人修成道经,实力大涨,第一件事肯定是清理门户, 将三清道重新纳入道宗, 成为道宗的一部分。

同样的,三清道同样想成为正统,将太乙山上的道宗取而代之。

但之前就如大秦的三大权臣、藩王之间一样彼此互相牵制,有微妙的平衡。

而黄庭道经这门绝世功法的出现,则打破了平衡。

秦渊很好奇,太乙山上的事态会如何发展。

是互相火并,而是趁此机会整合归一,重新成为江湖武林的巨无霸之一。

他感觉第二种可能更大一些,但就算那样,他也不惧。

如今的他,凭借手里的力量,有傲视江湖的本钱。

这些江湖势力如何争斗,最终都会在大秦的铁骑践踏下化作历史的烟尘。

秦渊绝不会允许大秦境内有任何不安定的因素, 有不听从朝廷号令的超然存在。

目前,就让它先内耗,为了排名相护厮杀争斗, 没精力参与到藩镇作乱中形成平叛的阻力。

……

虽然朝臣缺员太多,但朝廷的事还是处理的井井有条,没出什么乱子。

这些日子一直筹划着逼反藩镇,接着又是关注各地平叛进展,秦渊身心疲惫。

今日无大事,刚得到听风楼传来的武庸坑埋楚王十万军,算是重创了南方藩镇的消息,心情突然舒缓了许多,这些日子最关注的就是南方,他甚至已经做好放弃南方诸郡,在江南之外迎敌的打算。

结果却冒出了武庸这尊猛人。

想来意料之外的楚王北上不力,兵败被擒,有武庸在南方,其他藩镇必然不敢北上,暂时会被牵制在南方,倒是给张辽整合江南数郡的兵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想了想,他让听风楼去联系南下的吕布,让他直接南下,尽可能的保住武庸。

他走到窗前, 看外面天朗气清,万里无云,突然有出去走一走的冲动。

虽然皇宫广阔,有山有水,御花园里万花齐放,争奇斗艳。

但却缺少了一股红尘气,常年居住其中,难免有一种被世遗的孤寂感,心里烦闷得慌。

出宫这个念头一出,就如野草疯涨,再也压不住。

秦渊望向认真处理奏折的张良道,“朕欲出宫体察民情,子房,可愿陪朕出去走走?”

“陛下相邀,臣下怎敢拒绝。”张良笑语,轻轻甩了甩发麻的手臂。

“奴婢这就去安排。”

童瑾躬身一礼,就要出去吩咐。

皇帝出游可是大事,必要的仪仗护卫等必不可少。

“不必。”秦渊抬手制止了他,“朕就是出去透透气,顺道体察民情,不用兴师动众。”

“这...”童瑾面露难色,皇爷可是身系王朝社稷安危。

杵在一旁昏昏欲睡的王安轻咳一声。

童瑾下意识的看去,余光扫到躬身侍立浑身没有气息泄露,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的秦葵。

瞬间明悟他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有这位大宗师护卫在侧,比几千的禁卫随同都要安全的多。

况且如今的京城里有锦衣卫布防,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童瑾当即闭嘴。

得知秦渊要出宫,如今东厂主事的曹少钦可不敢有丝毫怠慢。

虽知有秦葵那尊大宗师跟随,自家陛下本身也有宗师修为,加上深浅不知的张良,安全不用担心,但还是遣出部分东厂番子,到时混入人群中以应变。

......

在大秦各地烽烟四起之时,之前为漩涡中心的京都反倒是平静下来,百姓不再紧闭门窗,行走在街道上,人人脸上带着笑颜。

之前涌入京城的江湖客活着的如今都在大牢中,而京都解禁后,进来的听闻朝廷展露的实力后,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异常安分。

大多进城之时就主动上交武器,入城后也不闹事,哪有之前的桀骜。

偌大京城焕然一新,治安与之前的混乱完全不同。

再难见到江湖客一言不合当街杀人的情况,无人敢无视王法,无视朝廷法度。

这就是皇城之外一战后造成的威慑。

当然,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也依旧有头铁的,无法无天的江湖人,只是才刚闹事,就被藏匿暗处的锦衣卫拿下,投入诏狱之中。

还有一些则表面安分,心里实则另有打算。

想来也是,朝廷突然出强大的实力,怎会不引得那些江湖大教前来查探。

还有,他们的人就关在北镇抚司下的诏狱及四城衙大牢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