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的任务是及时探查在这里盘旋的10多条尾响蛇,看看它们有没有远离贝吉仙人掌群落的动向。
而费劲力气和出动部落所有的高端战力来猎杀角蜥,是一旦发现尾响蛇有来朵兰动向的话,把角蜥丢在路边让它进食。尾响蛇一旦吃饱都会返回巢穴休息习惯,这种策略就是让敌人吃饱了就不闹腾的方式,让巴图作为朵兰新一代酋长最伟大的策略。
因为这招,30多年的朵兰部在每年的花期都没有在遭遇30年前得那次灾难。
回想30年前的那场灾难,朵兰部的老一辈人心中都是不忍想起的痛。
在巴托的心中,三十年前,自己的孩子和父亲,还有两个弟弟都在那场灾难中逝去。
尾响蛇在巴托的心中就是恐怖的梦魇,就连巴托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和尾响蛇战斗一次,那种巨兽,开了伤门的战士霸气是破不开防御的。
30年前,朵兰部接近灭族,就是因为一条尾响蛇,父辈的男人全部丧生在那场灾难当中,而当时37岁的巴图和35岁的巴托在父亲的掩护下才得于逃脱,自己的两个兄弟和孩子,那个年轻的安道儿,安力的唐弟也在尾响蛇的灾难中逝去。
那一年,逃脱出来的族人在荒芜的沙漠中整整饿了一个月才等到那头巨蛇离去。如果不是灾后有图兰部落的慷慨接济。朵兰部落早就消亡在30年那场蛇灾当中。
安力一行人来到贝吉仙人掌群落附近,匍匐着前进,在这个区域基本没有沙狼和角蜥。尾响蛇的气息在这个区域基本是食肉动物的禁地。
看着高耸入云的贝吉仙人掌群落的仙人掌树,这里仙人掌树的规模目测所及,起码有伤万株树。如果没有尾响蛇的困扰这里绝对是人类最好的居住地。
每年朵兰部落都会派遣伤门强者来这里探查尾响蛇的情况,尽可能的不在让尾响蛇的数量增加,大蛇三级强者猎杀不了,遇见小蛇落单都会进行消灭。
经过惨痛教训的朵兰人知道在不加于控制的后果会十分严重,因为尾响蛇每2年都会进行繁殖,一次产蛋2枚。
30多年前的朵兰部落就是对这里不管不顾。都不敢轻易招惹尾响蛇。让这种巨蛇从几条变成现在的10几条。
队伍七人趴在远远的沙丘旁边看着那超大的巨蛇在盘旋缠绕在一颗颗仙人掌树上,不断的吞食像飞蛾扑火般的果蝙蝠。
它们一般吃饱后可以长达数十天不会再进食,这也是能留给这里的生物可以繁衍生息的机会。
因为这里的仙人掌树众多,而尾响蛇一般很长时间都是休眠状态。这种不好动的生物因为这种性格生长得更快而且更大。
它们虽然并不好动也不会轻易迁徙自己的领地,但是不代表它们的动作不敏捷。这种生物在成年后根本没有任何天敌,除非是同类相残。
“巴托叔叔,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安力转身对巴托长老询问道,然后又对其他的族叔们说道。
“我们的干粮不多了,而且这里太大了,接下来的三天要辛苦各位叔叔了”
七个人再次分散到各个周围。安力它们就怕尾响蛇之间同类相斗。一旦发生尾响蛇同类相残的事件,战胜者就会把失败者驱赶出领地。没有得到足够食物的尾响蛇就会向其他仙人掌群落而去。
整整一天的调查结果还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大蛇之间并没有冲突。小队在聚集的时候已经准备黑夜。简单的吃了一点东西,安力一组人员像沙狼一样把自己的身体埋在沙子中御寒。
这里太靠近贝吉仙人掌群落。在这里不合适生火御寒。为了防止冻伤,朵兰人学会了沙狼在沙漠的生存的这一类技能。
而另外的四组队员在汇合后就按计划往返部落,由二长老巴姆带队。
回去的路在前半段赶路得速度很快,但是就在快可以返回部落还有100多米的路上显得特别小心翼翼。
频繁的走走就停停,然后就得趴在沙子里用耳朵听着什么。确认安全才能允许队员行走。
如此般小心的赶路方式让本可以只花一小半天就能赶回部落的时间,硬生生的走出要花上多两到三倍得时间,才能赶回部落。
不怪长老们为何要如此墨迹的赶路方式,而是回去的路对于他们而言比猎杀角蜥还要危险。
每年就是在花期中旬和花期快要结束的时间段内,靠近仙人掌群落附近的100米范围,都有可能会埋伏着狡猾的沙铠蝎。
这种和蚁族一般大小是人类两三倍大的昆虫生物。虽然没有和蚁族一样的超凡智慧。但是它们的物种习性就是隐藏的猎手。
它们移动速度虽然并不快。但是整个身子藏着任何一处沙子当中。一旦觉察猎物出现,长长的尾钩就会飞快的刺向猎物。
对于沙铠蝎而言,与其费力的要上到仙人掌树去捕食果蝙蝠,不如就埋伏在沙狼必经之路,去猎杀沙狼更容易一些。
当沙狼都集中到仙人掌群落去狩猎果蝙蝠时。沙铠蝎就会把这些沙狼围起来,在沙狼必然返回的路上静静等待猎物的送货上门。
在雅利安人的谚语中(沙狼捕蝠 铠蝎在后)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被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因为如果掉以轻心,那么后面就还会有危险。
经验丰富的巴姆对这些沙铠蝎非常了解,所以只要小心,整个队伍就应该不会发生危险。如果能事先发现铠蝎。三级的他们可以用弓箭解决掉它。这种生物移动速度缓慢,根本挡不住附着霸气的利箭。
但是如果是不小心的踏入沙铠蝎的埋伏里。哪怕是发动了铁块。就算是四级的巴图都不敢说能够扛住铠蝎的尾钩,沙铠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