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军营(1 / 3)

周劲凌很快就找到晋砚秋,说了想把自己老家那些父老乡亲带来边关的事情。

晋砚秋听得很认真,听完道:“周先生,你老家所在的地方并不远,没必要搬来搬去。”

居庸关附近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虽然可以开荒,但开荒太累了。

那些老百姓来了这边又如何,过段时间还得搬回去,没必要这么麻烦。

周劲凌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看向晋砚秋。

对上晋砚秋的目光后,他欣喜若狂:“是!主公!”

主公说不用搬来搬去,这是将他老家所在的地方,视作囊中之物!

想也是,他们这些民夫都是在附近征召的,离居庸关不远。

晋砚秋知道周劲凌明白了自己的想法,笑了笑又道:“周先生放心,等军营那边的事情处理好,我会让人赈济附近百姓,给他们送去粮食。”

这几年年景不好,附近的百姓可以说全是灾民,活不下去的比比皆是。

等她和晋明堂将那七万大军安顿好,就该帮帮周围百姓了。

“多谢主公!”周劲凌当即跪下磕头。

“周先生起来吧,你不用道谢,往后好好办事就行。”晋砚秋开口。

她自从知道原书剧情,又看到了系统的本事,就想着与其帮卫琏登基,不如自己上。

她能凭空拿出粮食,将来还能拿出良种,都有这样的神仙手段了,凭什么不去争天下?

但她以前只是个普通人,所以即便有这个想法,心中也是忐忑的。

因为身边都是熟人,还有点不好意思。

但周劲凌喊她“主公”,对她态度格外恭敬,让她理直气壮很多,也开始适应身份的转变。

明天到了军营以后,她一定要好好表现!

天色渐渐暗下,劳役们开始吃今天的第三顿饭。

他们吃的依旧是压缩饼干泡的糊糊,不过这次分糊糊,跟之前略有不同。

劳役们在得到糊糊以后,都会大喊一声:“多谢女公子!”

这不是晋砚秋想出来的,也不是晋明堂那些亲兵示意的,而是周劲凌暗示那些劳役这么做的。

这些劳役本就感激晋砚秋,说的时候自然真心实意。

要不是晋砚秋,他们说不定已经饿死了!

劳役们心情很好,对未来充满希望,军营那边,情况却大不相同。

晋明堂手下有五万能上战场的士兵,还有两万多老弱伤残的士兵。

那些老弱伤残的士兵,有年纪大不能再上战场的,也有在战场上受伤,不得不退下来的。

他们已经干不动活,若是回家只会拖累家人,更何况有些人本就没有家,干脆就留在了军营里。

现如今,这两万多人都在军营待着,至于那五万青壮士兵,也有两万在军营待着,剩下的三万人则在各处布防。

除士兵外,军营附近还生活着一些百姓,以及某些军人的家眷。

在晋明堂的带领下,军营里的士兵开垦了不少荒地,种粟、麦、黍,以及各种豆子。

粟是小米,麦分大麦和小麦,黍则是黄米,因边关气候寒冷土地贫瘠,这些农作物的产量都不高。

这几年春夏干旱加重,农作物的产量就更低了。

以前有朝廷给的军粮,有晋明堂通过岳父弄来的粮食,士兵们过得还算不错,但这几年,朝廷给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少,今年更是彻底不给了,军营也就非常缺粮。

营地附近的农田里,几个士兵正在查看他们春天种下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刚种下,就有鸟雀、老鼠之类偷挖地里的种子吃,干旱还让很多种子没有发芽,以至于如今到了收获季节,地里的植被稀稀拉拉的,种子也大多干瘪。

他们忙活一年,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还不如把种子给吃了。”有人嘟哝。

“这谁能想到?”

“是啊,谁能想到……你们说,朝廷要是一直不给我们粮食,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饿死呗!”

“我看他们就是想饿死我们!晋将军被他们赶走了,他们还不给我们粮食。”

……

军营里,一些士兵躺在稻草上,一动不动。

以往这时候,他们或是结束了一天的操练,或是干了一天的农活,正聚在一起吃豆饭。

那些表现好的人,还能分到腌菜和酱,晋将军的亲兵,更是可以分到少许腌肉。

这本该是他们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候。

可如今,他们一天就中午吃一顿,这会儿什么吃的都没有。

“我娘快饿死了,幸好今天沐小将军弄来一些粮食。”一个士兵开口。

他家就住在附近,两年前,因为家里粮食不够吃,他哥就把他娘背到了山上放着。

他正好送粮食回家,知道这件事后上山把他娘背了下来,安置在军营附近。

他娘在住处附近种了些豆子,再加上他的粮饷,倒也能过下去,可最近哪还有粮饷?

他只能将自己的口粮省一些下来,给他娘吃,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再这么下去,他和他娘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