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元书记电话的时候,段时凛就已经知道这次的会议主要是围绕前阵子刚竣工的溪川高架桥项目的一些收尾问题展开。
四年前,一场特大暴雨降临京城南部嘉铜区。
嘉铜区虽归属于京城范围,但其同时更靠近隔壁汶陵市,地段偏远,属于尚未开发的郊区,经济稍较落后。
两区之间隔得不远,只有几座山谷,但通行极为不便。
连接市区和嘉铜区的河堤大坝历经百年时光,不堪负重,在那场天灾中被毁于一旦,洪水由此暴涨,毫不留情吞噬了整片区域,两岸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暴雨过后,因着当地的受害情况,有关嘉铜区的改造申请在短时间内成功通过审批。
被列为了开发区后,改造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当时由政府牵头,拆除了大批量的居民楼,重建河堤大坝,开发商业景区,吸引大批外资进入,并计划打造一条连接市区与嘉铜区的高架桥。
——溪川(全名溪川路高架)项目由此诞生。
有了上层的批示,又顺利经过了招商投标后,溪川高架桥的建设很快便提上了日程,于2010年初开工建设,2012年11月竣工,历时将近三年,耗资七十多亿。
今天到场的人全都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中包括主体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多家勘察单位和各方材料供应商等。
段时凛所在的正霆国际集团则是溪川项目的主体施工单位之一。
屋内暖气开的很足,段时凛脱下外套递给秘书华瑾,随后拉开椅子入座。
在场的人里,段时凛是年岁最小的,今年三十刚出头,和这满屋子各家老牌国企单位出身的前辈们相比,过于稚嫩了点。
但要是论资历和背景,这里面的人没一个能比得上她。
段时凛年纪轻轻,却经商天赋异禀,18岁就嗅到了制造业未来的大商机,早早从材料销售入手,一路把公司做到如今的规模。
当时业内都在热议这位的传奇商闻。
段时凛野心很大,集团重心渐渐往重工制造上倾斜,逐步进军工业建设,一边发展国内,一边拓展海外,扩充速度无人能敌,就连创立数十年的老牌集团——明通制造都被挤压到破产,最终由正霆收购吞并。
一时之间,段时凛名声大噪。
谁都想不到这么硬核的大集团,背后的控制人竟然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
但也是过于年轻,段时凛势头如日中天,蛋糕啃的太大,注定无法长远经营下去,后期,段时凛也渐渐察觉到了继续前行的阻力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恰巧当时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于是在正霆于香港上市之际,段时凛决定顺应国家号召,引入多家政府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入股,重整组织管理架构,成为国有控股企业代表,成功实现了企业身份的转型。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如今的正霆国际已经发展成了一家综合型控股集团,其名下接手完成的工程遍布海内外,在中亚地区制造业领域有着响当当的名号,背景雄厚复杂。
也是因此,段时凛最后一个到,却坐在距离会议桌主位最近的位子,也没人敢说什么不满。
出于合作关系,屋内的这些单位,段时凛走动的频繁,或多或少都有股份在内,交情匪浅,怎么都能说得上话。与那些个所谓的前辈讨教时,她姿态从容谦逊,恭敬有礼,不显山露水,但无人敢随便轻视。
谁都知道,当年要不是国资干预,恐怕现在华邦境内一多半的港口都要跟着姓“段”了。
这尊大佛,根太硬,他们惹不起。
会议室闪过阵阵议论声,段时凛抱胸静坐,一言不发,似是在思考什么。
虽说昨晚好不容易睡了一觉,但对于长期睡眠困难的段时凛来说,只休息那么点是远远不够的。
失眠带来的精神伤害要远远大于身体上的消耗。
这几个月来,凡是接触过她的人都能发现,段时凛状态不太好,眼窝冷沉深陷,神色阴郁,目光锋利如刀,不自觉透出一股攻击性。
就在这时,隔壁坐着的中年男人靠过来,瞥见她眼睑下的淡淡乌青,他哑着嗓子关切道:“时凛,你瘦了很多啊。”
段时凛抬眸,与说话的男人对视片刻。
此人名叫孟献中,是京城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同时也是她老师郗美央教授的丈夫。
两人伉俪情深,同在京城公路规划设计院工作。
郗美央是院内的高级工程设计师,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还在京城大学任职,一边教书育人的同时,一边负责监管各项公路建设工程情况,工作勤勤恳恳。
夫妻两人都参与了溪川项目的设计。
但在大桥竣工前的六个月,郗美央教授却忽然人间蒸发。
孟献中副院长忧思过度,悲痛难捱,警方调查无果后,迟迟没有收到妻子消息的孟献中教授数次在工作岗位上晕倒住院。
他昨天晚上刚出院,今天就来政府大院开会,脸色差的骇人,段时凛一看就知道他也好久没睡过觉了。
“孟叔,我不打紧。倒是你,不然还是听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