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许我春朝> 流绪微梦(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流绪微梦(一)(2 / 3)

夫人压低了声音,神情有几分哀愁:

“我当年就说了,好端端一个姑娘家,和男儿怎么一样,就算有治病的本事,哪能整日里抛头露面的?十七殿下毕竟是个男子,也烦请公公体谅体谅为人父母的心,帮我们通融通融。”

太监脸上挂着一丝不动的和蔼笑容,心里了然:“夫人稍安勿躁,您说的这些,宫里的大人们都考虑到了,以太子妃娘娘的名头相邀,哪里有人敢置喙半分?”

话赶话说到这里,断断是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夫妻二人脸色苍白,笑着应了,孟夫人又追问:

“能不能治,也不好说,可否让我陪着小女进宫,先看了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太监面露难色,顿了顿,终是道:“行,那就劳烦大人夫人了,宫里等的急,晚间出发,明日一早就能到,咱家先去了,到时候来接夫人小姐。”

话落,紫衣太监以及身后跟着的几个小太监便往外走。

孟令仪连忙躲闪,却还是被紧随着出门的孟夫人逮个正着,狠狠剖了一眼。她缩了缩头,待人走后,先在心里默念了娘教授的规矩,端端正正地走过去,行了礼,迎着孟家夫妇愠怒的神色,瑟瑟问:

“爹,娘,女儿都听到了。您们别为我忧心了,不碍事的,女儿可以试试,万一真能治好……”

孟令仪心里隐约雀跃,她自小跟着祖父学医术,走南闯北,悬壶济世,祖父是神医,她也沾了几分光。祖父去世后,起初还会有世家来找孟令仪治病,她也着实治好了几例,后来爹娘顾及她的名声和婚事,便再也不许她为人医治,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好不自在。

“你给我闭嘴!”

孟夫人嗔怒道。

这事一直是她心里的结,当初爹辞退了大学士后,便潜心钻研医术,可惜晚年后继无人。她的大儿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她舍不得让儿子走偏了路,二儿子又是一个武痴,老爷子嫌弃愚笨。原以为到这结束了,谁想老爷子竟然看上了她的捧在心尖上的小女儿!

“悬悬,这事并不如你想的这么简单。”

孟大人也唉声叹气。

“十七殿下是太子的人,我们孟家中立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一碗水端平,不好牵扯其中。”孟大人顿了顿,抚着胡须,目光带上了哀愁:“而且,若是治不好,又或治出什么毛病,殃及了你,又该如何是好?”

孟夫人拿定了主意:“没事,悬悬,娘陪你去,到时候不管如何,就说治不了,横竖也没做错什么,不会难为了你,就当走个过场。”

孟令仪心里颇为不甘,不过大局为重,她自然也是要听爹娘的。

晚间启程,路不好走,深一步浅一步的,一路上,轿子摇摇晃晃,孟夫人昏昏欲睡,另一顶小轿子里,孟令仪却是和旁边随轿的小太监打听出了这“十七殿下”是何方人物。

十七殿下,是个顶顶好,却又顶顶可怜的人。出生悲凉,原是宫女生下,一直藏到八岁才被知晓,在宫里被一群阉人带大,吃了不少苦头。又说他命带孤煞,克死了生母,又克死了师傅,后来成了皇子,太子好心带去教导,没过一段时间,皇后被废了。

孟令仪不明白,明明这小太监也是个阉人,谈起“阉人带大”,为何却一副鄙夷?

沉沉月色中,孟令仪隔着帘子缝隙往外看,小太监摇头晃脑,说的头头是道:

“您不知道,这十七殿下,实在是命格不祥,带累身边人不止,就连自己也是坎坷得很,先不说早年皇子身却沦落为太监命,就说这腿伤,就是因为去西泉为质三年,回来之后,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呢。”

孟令仪冷不丁问:“为何是他去?”

小太监顿了顿,放低了声气:“原是太子去,可太子对十七殿下可谓再造之恩,若是当初没有太子护下十七殿下……唉,反正,十七殿下替太子殿下,是应当的事。”

“不过小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十七殿下是从未见过的善面人,菩萨似的,对下人也是轻声细语……落得如今下场,别说旁的了,路都走不了呢,真是可惜了。”

孟令仪没再言语,虽然没瞧过真人,心中却缓缓浮现了这十七殿下的影子。温润可亲,却因人生境遇落魄,这样的好性子,却落得个人人可欺的下场。

她不由得有些悲凉,可惜世态炎凉,她也只能听娘亲的,走个过场罢了。

翌日。

孟夫人和孟令仪被领进慈庆宫偏殿。

太子妃娘娘坐在正坐,和二人客套了几句,有孟夫人在,孟令仪自然是不用担心,只管在一旁装鹌鹑便是。

“那边放了帘子,十七便在后边,孟小姐隔着帘子诊脉便是。”

孟令仪妥帖地应是,起身时,对上孟夫人警告的眼神,她了然,旋身往里边走,到了帘子前,隐隐约约能看出后边坐了一个挺拔端正的影子。

她按着规矩行礼,帘子后的人也立刻应:

“不必多礼。”

孟令仪起身坐下,帘后人伸出一只玉白的手,指节细长,上边还有一些青紫的伤痕,能看出不久前受了刑。

许是因为昨儿夜里小太监的话,孟令仪的神色里不禁带上了几分同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