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游戏降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第1098章 神明游戏:我的世界38(潮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8章 神明游戏:我的世界38(潮汐)(1 / 2)

如果有这样一个世界,涨潮时全世界都会变成汪洋大海,退潮时大部分海水流入地心,除了少量水源,全世界只剩下陆地

这样的世界,到底算有趣,还是算有毛病?

生活在「潮汐」的陆鳞族觉得还算有趣。

在我们陆鳞族看来,这个被我们命名为「潮汐」的世界是一条鱼,潮涨潮落是鱼在呼吸,而我们这些生活在「潮汐」上的生灵,是鱼的鳞片。

至于为什么认为潮涨潮落是鱼在呼吸,老一辈给出的理由让我无法反驳,因为大海与陆地的切换时间总是很规律,除去涨潮和退潮的那十来天,「潮汐」世界的大海模式和陆地模式都是各自200天。

很规律,宛如生灵的呼吸。

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在它的身体表面生活,与它共同呼吸。

于是一切就这么逻辑自洽连上了!

很遗憾的是,我们虽然可以在海底长时间活动,可我们并不是海洋生物。

所以我们总是很忙,每当退潮时,我们就需要开始准备食物、修理加固甚至是重建我们的船,等到潮汐来临,我们就会跳上我们准备了200天的船只,开始200天的海上生活。

我们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建造船只,但成年却还没成家的陆鳞族会被赶去建造单人小船,这是长大的标志。

但造船归造船,等到潮汐来临时我们都会尽可能将小船聚在一起,就像那些从地底重新冒上来的鱼群一样,我们群体迁徙,聚在一起熬过潮汐等到退潮。

生活在海上的日子并不无聊,我们会坐在甲板上钓鱼、画画、吹奏海螺、跟着海螺声跳舞、记录自己刚编好的故事,然后等待风暴的到来,这就是我们需要接受的考验了。

这200天的海洋生活确实不无聊,因为每隔十几天这个世界就好似会倾斜一下,随之而来的就是风暴与巨浪。

这让我时常觉得我们的世界并非一条鱼,而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贝壳?

每当贝壳鼓掌式呼吸,我们就得遭殃。

我们需要想办法扛过风暴,最坏的结局就是船只被风暴搅碎,不得不弃船。

丢失船只的陆鳞族只能想办法寻找救援,我们额角的触角可以帮我们搜罗附近的同族。

我很难说清这是什么原理,就像眼睛可以看到世界,耳朵可以听见声音一样,我们额角各种形态的触须或触角就是可以帮我们探测感应到附近的同族。

而在大海上,陆鳞族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失去船只的同族,哪怕我们之前是仇人。

所以如果在涨潮时期失去船只落入海中,那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问题就是被海浪冲得太远,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一首游一首游,游到触须突然发亮,提醒我附近有其他的陆地鳞片。

这样的事其实并不少见,每个陆鳞族都经历过船只被风暴搅碎的情况,久而久之,每一个陆鳞族都学会了坚持。

坚持到风暴平息,坚持到触角发亮,坚持到潮汐褪去,然后就能迎来200天的休整时间。

这或许就是「潮汐」想要教会我们的道理?

以上这些强行提炼总结的小道理被我写进了我编写的童话书里,200天的陆地时光足够我抄写出上千份,然后在潮汐来临前——这是陆鳞族最大方的时候——全部卖出去。

孩子们会喜欢看的,就算是大人看到这些道理也会连连点头,掏出海贝买上一本。

但很少有谁会和我一起讨论书里的那些无病呻吟。

或许是觉得这些道理过于浅显?又或许是没什么好讨论的,一个绝大部分陆鳞族都认同的理论好像确实没有争论的必要。

很少有人和我讨论,但也不是没有。

是一个很小的孩子,有着陆鳞族独有的黑色卷发,头上的触须很可爱,是每次退潮时才会慢悠悠开始生长的反季菇。

它长得很慢,慢到要在潮汐即将来临的前几天才会完全长出来,然后很快就被海水淹没。

一种和整个世界都格格不入的植物,好像一整年也就活那么几天的样子。

他抱着那卷写满故事的海鱼皮,对我说:“「潮汐」蕴含的道理并非坚持,潮汐来临时我们随波逐流,潮水褪去我们修生养息,这才是「潮汐」想要教会我们的事。”

我那时坐下来和他聊了很久,我得承认,他说的话可能有那么一点道理。

首到很久以后,他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我们都很崇拜他,他是「潮汐」的等级榜第一,他掌控「潮汐」最强的军团。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当足以颠覆整个「潮汐」的风暴来临时,当我们所有陆鳞族都努力抵御风暴时,那位代表当时「潮汐」最强战力的青年要做出那样的选择

他不仅没有战斗,反倒当着所有人的面丢下了武器,他不仅自己放弃,还命令他的军团放弃。

我们都恨他。

从前我们有多崇拜他尊敬他,那天他在战前投降的那一刻,我们就有多恨他。

这是「潮汐」的耻辱,是陆鳞族的耻辱。

「潮汐」不应该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