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主线任务:先抄他一个亿(11)
一场关乎大明国运的密议,终是在这正堂之内,悄然落定了。
朱由检以那“三驾马车”之奇策,为“大明皇家运输总局”这看似笨拙的庞然巨物,凭空注入了能自行流转,生生不息的魂与血。
崔尔进、倪元璐、黄道周三人,便如那得了神谕的先知,心中激荡着一股开创混沌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感。
三人不敢有片刻耽搁,领了旨意,便匆匆告退。
那步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也焦灼了许多,好似心头揣着一团烈火,急于要去那广阔天地间寻一个出口,好让它烧得更旺些!
才出正堂,早有一队目光锐利,身形剽悍的锦衣校尉迎了上来,为首那人抱拳道:“三位大人,总督大人有令,卑职等人即刻起听凭三位大人调遣,一应护卫连络之事,皆由我等承办。”
崔尔进等人心中一凛,这哪里是护卫,分明是陛下赐下的护身符,也是催着他们上路的马鞭,既是恩典,也是枷锁。
他们互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瞧见了那份时不我待的紧迫与一往无前的决然。
崔尔进对那校尉道:“有劳。我等即刻便要分头行事,须得将这新衙门的架子搭起来,好将陛下的宏图,变作眼前的实景!”
话音未落,三人便带着满腹的经纶与一腔的雷霆之志,迅速地消失在了驿站的喧嚣人潮之中。
那模样,真真个是蛟龙入了海,要去那沉寂了百年的大明商路上,搅它个天翻地复!
正堂之内,随着他们的离去,那股充满了算计与谋划的紧张味道,也渐渐散了。
朱由检仍端坐于御座之上,并未立刻起身,他静静地看着那空荡荡的大堂,方才那一番唇枪舌剑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馀音袅袅。
他面上带着些许倦意,但更多的,却是那种运筹惟幄之后,独属于胜者的满足与期待。
文事已定,接下来,便是这帝国最为重要的另一半——武备!
他轻轻地拍了拍手。
一个灵俐的小内侍便如一缕青烟般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躬身道:“陛下。”
“宣秦将军。”朱由检的声音,又恢复了君王的威严与平淡,仿佛方才那激昂慷慨之人,并非是他。
“遵旨。”
不多时,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自堂外响起。
那脚步声不似文臣的从容,也不似内侍的轻巧,倒象是战鼓之点,每一下都踏在地上,也踏在人的心坎上,叫人无端地心头一紧。
一位身着银甲的女将昂首阔步走入堂中,她身姿挺拔如松,面容虽已不再年轻,却丝毫不见老态,反倒因那岁月的沉淀,多了份令人不敢逼视的威仪,好似一柄藏于鞘中的古剑,虽不露锋芒,寒气却已然浸人肌骨。
不是别人,正是那名动天下的秦良玉。
她行至堂中,并未如文臣那般拜倒,而是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干脆利落的军礼:“末将秦良玉,叩见陛下!”
其声清朗,中气十足,在这空旷的正堂之内,竟带起了一丝金戈铁马的回响。
“秦将军平身,赐座。”朱由检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好似冰雪初融。
“谢陛下!”秦良玉应声而起,却并未落座,而是依旧笔直地站立在堂下,身形纹丝不动。
在她看来,君前奏对,站着,才是军人应有的本分,也是那份深入骨髓的骄傲。
朱由检也不勉强,只开门见山地问道:“秦爱卿,朕命你在浙江、应天、安庆等地招募新兵。如今,事办得如何了?”
秦良玉目光一凝,沉声回道:“启奏陛下!末将幸不辱命!此次共招募新兵四万馀人。这些人,大多都是陛下先前横扫漕运、整顿盐务之时,那些个被抄了家的盐枭漕帮之中未曾犯下大恶,却又有些拳脚功夫的青壮。
其中亦有不少,是那些被解散的官绅家丁、护院打手。比起寻常农夫,这些人胆气要足一些,也更见过血,好勇斗狠,倒是一块块不错的朴玉,稍加雕琢,便能成器。”
“哦?”朱由检颇感兴趣,身子微微前倾。
秦良玉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那笑意里,带着几分匠人得见美玉的欣喜:“末将不敢自专,皆是依着陛下先前与末将反复推演商议过的新法来操练。”
说到此处,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仿佛在说一件了不得的奇事:“成效也是斐然。如今这四万新兵虽不敢说能与我白杆兵精锐相比,但三人一伍,互为犄角,攻守兼备。比起那些只知站殿摆样子的老爷兵,已是强了不止一筹!”
“好!”朱由检重重一拍御座扶手,那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他站起身,走到秦良玉面前,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秦卿,你练的这支兵,朕很满意。此次你回京,这四万人将与英国公张维贤在京营新募的几万新兵汇合。朕不打算让他们在京师享福。”
秦良玉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尤如鹰隼锁定了猎物:“陛下有何差遣,末将万死不辞!”
朱由检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将他们以万人为一军,分别派往漠南草原以及辽东外围,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