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第297章 潮州府大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7章 潮州府大火(1 / 3)

节启初秋。

岭南之地,瘴疠之气未尽,暑热犹在,然自北而来的朔风,已能于敞轩开牖间,潜入一丝微凉。

卢象升归府之时,日头已然西斜,光线被高大的榕树筛成碎金,落在他略带风尘的常服之上。

一月巡视,遍行粤地,风霜于其面容刻下疲惫,嘴唇干裂如龟纹之田,唯独一双眸子,锐利如鹰隼巡空,将府内百态,尽收眼底。

自总督府朱漆大门至二堂书房,不过百步之遥。

亲兵卫士,甲胄鲜明,见主帅归来,轰然甲叶作响,行军礼,声如洪钟气贯长虹。

卫奉上新沏之茶,卢象升未饮,仅以指腹感受着那微凉的青瓷杯壁。

“巡粤一月,晓谕各府,示之以雷霆,动之以皇恩,胁之以利刃,诱之以官爵……本以为,纵不能令其肝胆俱裂,亦可换来几分敬畏。

如今看来,雷霆只作天边闷响,皇恩仅为耳畔闲谈。

本督之言于他们竟真是秋风过耳。

此茶,正如这广东官场,捧于手中,看似躬敬,实则早已失了肺腑应有之热忱。

他们在等,等他这外来之人在这盘根错节的泥沼中,如何摔一个贻笑大方的跟头。

他们在看,看他如何被这不见刀光的软刀子磨尽棱角,最终与他们同流合污,或是……黯然离场。”

卢象升缓缓坐下,书房内,光影被窗格切割成块,静谧得能听见尘埃落定的声音。

这静,不是平和,而是暴风雨前,万物摒息的死寂。

……

卢象升一口茶尚未饮尽,只觉茶水浸润了干裂的嘴唇。

蓦地,书房之外响起一阵急促纷沓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嘶哑的高喊,划破了府内的诡异宁静:

“总督大人!潮州府六百里加急军报——!”

话音未落,一名信使已在亲兵的引领下跟跄奔入。

此人髡发散乱,官袍被汗水浸透又被尘土染成灰黄,脸上血色尽褪,神情惶急,一入书房便扑倒在地,力竭之状不似作伪。

他双手高举过顶,掌中是一具火漆密封的楠木公文筒。

筒身之上,朱砂所书“加急”二字在昏暗的光线中红得刺眼,如一滩不祥的血迹。

亲兵接过,呈于案前。

卢象升目光一凝,伸手取过,指尖触及火漆,尚有馀温。

他未用小刀,而是以拇指猛然发力,只听“咯”的一声脆响火漆应声而碎。

卢象升抽出筒中那几页薄薄的宣纸,一目十行。

刹那间,他脸上的疲惫之色荡然无存,脸上很快呈现可怖的铁青。

他身遭三尺之内,空气仿佛被无形之力抽离,凝固成冰。

身侧侍立的亲兵只觉连呼吸都为之停滞。

军报上的字是潮州知府周廷波的笔迹。

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工整、清秀,一如其人平日温文尔雅之态。

然此刻,这字里行间却透着股彻骨的冰冷与傲慢。

卢象升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纸面:

“……职于昨夜三更,忽闻府衙后院仓房失慎于火,火光冲天,不可遏制……”

“……时,南镇巡查司李大人、王大人等正于仓内秉烛清点核验近年海防军需帐册,以备督帅查阅……”

“……众大人公忠体国,为抢救帐册文书,奋不顾身,冲入火场……然火势凶猛,梁柱倾塌,竟……竟不幸悉数罗难……”

“……及至天明火熄,府衙差役于废墟中寻得焦骸数具,然已尸骨难辨,面目全非。而七位大人拼死欲保之帐册文书,亦尽数化为灰烬,片纸不存……”

“……职闻此噩耗,痛心疾首,寝食难安!此乃我潮州之大不幸,亦是朝廷之巨创!职已上报吏部,并承诺对殉职诸公之家小,予以最优之抚恤,以慰英灵……”

奏报之末,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将一个“失职”官员的悲痛与自责,描摹得淋漓尽致。

字字滴水不漏,句句合乎情理。

“沙……沙……”

那是纸张被巨力挤压变形的声音。

卢象升的手指已在无意识间攥紧成拳,那份写得天衣无缝的奏报在他掌中扭曲成一团。

他猛地闭上双眼,将那股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滔天怒火,强行压回胸膛。

意外?

好一个“意外”!

他猛地闭上双眼,强行压下胸中翻腾的怒火。

那份奏报上“意外失慎”、“尸骨难辨”、“帐册尽毁”的字眼,如同一根根毒刺,扎入他的脑海。

在这片刻的静默中,一个声音清淅而沉重地自记忆深处浮现。

那是离京前夜,紫禁城深处,皇帝在暖阁单独召见他时的场景。

烛火摇曳,年轻的天皇帝屏退了所有内侍,只留下他们君臣二人。

那句话,当时听来是期许与重托,此刻想来,却如一道惊雷在他识海中轰然炸响:

“……大不了,朕和秦良玉,也亲自去广东走一趟!”

当这句嘱托与眼前这份“滴水不漏”的火灾报告重迭在一起时,卢象升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全部含义。

那把火,焚毁的不仅仅是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