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也知道眾人的想法可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绝望好不好
撞称號不可怕谁弱谁尷尬同为十万,却天差地別!
孙权此刻感受到了来自天幕深深的恶意。
真想仰天长嘆一句“既生孙,何生常啊!!!”
【纵观常遇春的一生,大大小小所有战役,多次先登,是当之无愧的“先登之王”。】
【还有采石磯、鄱阳湖水战、塔儿湾等大战中,多次夺取敌军旗帜!夺旗也名副其实!】
【再加上多次斩杀元军主將、张士诚麾下猛將、北伐时元军名將,还射伤张定边,“斩將”含金量也极高。】
【论个人武力,当得起大明第一人!】
【但是这人却喜欢杀降,屠城!】
【多次以“诈降”为由劝降对方,然后等对方一投降,立马违背盟约!】
【每攻破一城,或者占领一城,第一件事就是屠城,朱元璋多次劝说都没有用。】
【而且,若他攻城时遇顽强抵抗,常遇春破城后会实施屠城,手段残酷至极!】
【不仅杀守军,还会牵连平民,焚毁房屋、掠夺物资,例如1360年攻克池州后,曾计划屠杀全城,因徐达及时劝阻才停止。
【当然如果徐达不在他身边,碰到那种软骨头,攻破城后,儘管百姓夹道欢迎,但是他依旧笑呵呵的发布屠城命令!】
天幕前的眾人听到这个个眉头紧皱。
虽然说屠城许多將领,甚至统帅都做过可那也是为了防止炸营,是有原因的。
像他这样,攻城就是为了屠城,劝降就是为了杀降的人还真是不多见!
此时天幕画面中正是常遇春杀降、屠城的画面。
画面中!
一排排降军正高呼,“將军饶命”。
“將军,”
副將凑上前,“降兵三千有余”
话没说完,常遇春的马刀已出鞘,寒光掠过副將眼前,直劈向最前排一个磕头的老兵。
手起刀落人到掉,鲜血喷涌入柱,然而常遇春却连眼皮都没抬。
“前日攻城,我军折损多少?”
副將僵著身子回话:“三百三百余弟兄。”
“三百条命,换三千颗头,算便宜他们了。”
常遇春勒转马头,马刀指向滩上的降兵!
“传令,盾阵围上,一个別跑。”
盾兵迅速列成圈,把降兵困在中间。
常遇春狞笑著,下马享受著杀戮带来的快感!
画面不停切换!
每一个画面都是常遇春狞笑的面孔。
不是拿著长矛挥舞乱杀,把人串成蛤蟆,要不就拿著大刀挑断手脚筋,直接做成人彘、破腹挖心。
还有把人拴在马腿后边儿,自己骑上马沿著草原狂奔,车裂,凌迟,抽肠,这些最基本的操作。
总之血腥至极!
折磨人的法子也越来越多,看的天幕前的人眉头紧皱。
不少百姓都被那血腥的场面活活嚇晕了过去。
大秦。
“此人倒有几分嫪毐之乱时,昌平君平叛的狠厉。”
“但昌平君杀的是反贼,他杀的是降兵。”
“当年朕围大梁,秦军折损万余,可魏兵降时,朕仍许他们归乡——不是怜恤,是为让天下知,秦虽强,却不欺降。” 嬴政平静地看著天幕上的一切,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扶苏即便在接受了孔夫子传承后,也有些愤愤不平。
毕竟,在他看来承诺如刀,既已出鞘说『免死』,转头便斩降,是为无信。
这与他传承的抡语,教义不符!
大汉。
“卫青,你怎么看?”汉武帝挑了挑眉对著一旁的卫青问道。
卫青语气漠然道:“陛下,臣的看法是,杀降能震慑一时,却会让后续城池拼死抵抗,他今日杀三千降兵,明日再攻,便要多死三千兵。”
“再者,屠城伤及平民,是为失民心。民心如土,失了土,再高的功业也立不住。”
汉武帝点了点头,“不错,不愧是朕的大將军!”
刘彻对卫青的回答很满意,接著又看向一旁的霍去病悠悠道:“去病,你觉得此人如何?”
霍去病沉思片刻抱拳说道:“回陛下,此人,勇则勇矣,却少了几分统帅应有的『度』。”
“为將者,当知『杀』是手段,『安』才是目的。他只懂杀,不懂安,纵能成一时名將,终究成不了定天下的柱石。”
“好哈哈,说的好一针见血,”汉武帝很是满意。
东汉。许昌。
营帐內的人都议论纷纷,有说伤天和的,还有说不仁心的!
然而曹操却对常遇春的做法有不同见解。
想当年,他攻徐州时,陶谦部下杀了他父亲,他领兵復仇,也曾让泗水河的尸体堵了河道。
那时也有人劝他“恤民”,可乱世之中,软刀子磨不死敌人,只有血能让对手记疼。
但是他杀是给个痛快,像常遇春这样把人如此反覆折磨的,他还是有点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