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367章:风暴前夕,内外关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风暴前夕,内外关注(1 / 2)

华夏代表团这边,气氛却截然不同。

回到临时休息室,秦风上校关上门,目光扫过七名年轻的面庞,最后落在苏寒身上:

“苏寒,压力给到我们这边了。师级推演,对面是五国学员联合,虽然磨合有问题,但人才库和思维角度更广。你有多少把握?”

不等苏寒回答,赵猛就抢着道:“秦上校,我相信苏寒!管他几个国家联军,照揍不误!”

王婧也坚定点头:“我们的协同默契,不是他们临时拼凑能比的。”

李明浩推了推眼镜:“从技术层面分析,师级推演更考验宏观统筹和后勤保障,苏寒的全局观和抓关键能力,正好能发挥。”

苏寒面对队友们信任的目光,平静地开口:“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他们联合,看似强大,实则指挥链路更长,决策更臃肿,矛盾更多。这是我们最大的可乘之机。一小时,足够了。”

他的镇定和自信感染了所有人。

他们没有过多的讨论,而是立刻开始安静地查阅师级作战单元的资料,熟悉指挥流程,养精蓄锐。

一种基于绝对信任和强大实力的淡定氛围,在华夏休息室内弥漫。

与此同时,华夏国内,国防科技大学,一间配备了最先进远程连接和推演观摩系统的秘密会议室内。

赵建国中将风尘仆仆地赶到,他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引导,径直走入会议室。

里面,陈国华教授和几位学校指挥系、信息系的权威专家早已就位,巨大的屏幕上正分屏显示着西点推演中心的现场画面和即将用于对抗的推演系统界面。

“老赵,你来了。”陈教授看到赵建国,打了个招呼,眉头却微微蹙着,“这帮小子,闹出的动静可真不小。”

一位头发花白的指挥学老专家指着屏幕,语气带着担忧:“老赵,陈教授,苏寒这孩子勇气可嘉,气势也足。但这次不同以往啊。”

“师级规模,现代战争模式下的合成师,涉及陆、空、电、网多维一体对抗,指挥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

“对面是五个国家的精英,就算磨合再差,其综合知识和视角覆盖也远超七人。我们……是不是太托大了?”

另一位信息战专家补充道:“而且,对方很可能利用这次机会,测试一些针对性的战法,甚至不惜暴露部分协同短板来设局。苏寒他们毕竟年轻,实战指挥大兵团的经验几乎为零。”

赵建国虎目扫过屏幕上的苏寒,那小子正闭目养神,一脸平静。

他哼了一声,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托大?老子看未必!”

他指着苏寒的图像:“这小子,不是愣头青。他敢放这话,心里就有几分底。抗战时期,我们装备差、补给难,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灵活的战术、顽强的意志和高效的内部协同吗?现在条件好了,反而怕了?”

他语气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新时代战争是变了,装备、科技重要性凸显。但别忘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人!”

“是指挥员的智慧和胆魄,是部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我相信苏寒,相信我们科大培养出来的学员!他们比我们当年,只强不弱!”

“都给我打起精神!”赵建国对在场的专家们说道,“咱们今天就在这儿,给孩子们当好这个后方参谋部!他们在前面冲,我们在后面帮他们盯着!我倒要看看,这帮联军,能玩出什么花样!”

老专家们被赵建国的豪情感染,纷纷点头,目光再次聚焦屏幕,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网络之上,全民的关注度已经被拉升到了顶点。

各大平台开启实时讨论帖,军事博主进行着各种战前分析。

“联军优劣势分析”、“师级推演看点”、“苏寒能否再创奇迹”等话题牢牢占据热搜前列。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三个小时后,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以寡敌众的模拟较量拉开帷幕。

两个小时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飞速流逝。

西点推演中心大厅,气氛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凝重。

不仅所有参会学员和教官全部到场,就连一些西点的高级军官和受邀观礼的军方人士也悄然出现在观摩区。

央妈的镜头更是全方位覆盖,准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巨大的电子沙盘已经清空,等待着全新数据的注入。

约翰逊少校站在主持台前,目光扫过下方泾渭分明的双方团队——

一边是神色肃穆、隐隐透露出内部磨合痕迹的联军指挥团,一边是气定神闲、仿佛只是来进行日常训练的华夏七人组。

“时间到。”约翰逊少校沉声道,“现在公布本次特别推演环节的战场环境、双方角色及初始配置。”

大屏幕上,数据开始飞速滚动,最终定格。

【推演想定:山地濒海区域攻防作战】

【战场特征:约60%为连绵起伏的中低山丘,植被茂密;30%为沿海平原地带,城镇散布;10%为近岸海域及岛屿。拥有主要公路网一条,贯穿南北,连接港口与内陆。电磁环境复杂,存在天然干扰区。】

【红方(进攻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