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六零:大小姐搬空娘家后躺赢> 第148章 激动的全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8章 激动的全家(1 / 2)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她接下来的动作牢牢吸引。

她面前摆着一块光滑如镜的大理石板。

旁边放着一把钢刀,还有一把小巧玲珑的糖勺。

那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在她手里竟悄然焕发出了灵性。

外国贵宾们还没从故宫糖雕的震撼里缓过劲儿来。

他们站在展台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座用糖制成的紫禁城模型。

有人伸手轻轻碰了碰护栏,确认这不是全息投影,也不是幻觉。

一位年长的外交官摘下眼镜,仔细擦拭后重新戴上。

糖画?

他们知道,但那都是平面的。

在他们印象中,街头巷尾偶尔能见到艺人用糖浆在石板上作画。

但糖的质地脆弱,受热易化,能画出轮廓已属不易,更别提复杂的立体结构。

因此,他们从未将“糖”与“艺术品”二字真正联系在一起。

可眼前的这座糖故宫,是立体的!

整座建筑高达半米,宽近一米,严格按照真实故宫的比例缩微打造。

黄琉璃瓦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屋脊上的吻兽形态各异。

最令人咋舌的是那层层叠叠的斗拱结构。

糖浆在这里不再是简单的甜味原料,而是化作了东方建筑美学的载体。

这些人忍不住惊呼,惊叹这东方手艺的神奇,更佩服古人的匠心。

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总说“民以食为天”。

原来在这一食一艺之间,藏着整个文明的根基。

国宴的菜,一道接一道端上桌。

宾主落座,举箸品尝,每一道菜入口,皆引起一阵低声赞叹。

每一道都是贾老爷子亲手操刀,融合了全国最顶尖的风味。

他选材极为严苛,火候、刀工、调味,全都精准到秒。

后厨里,贾老爷子盯着监控画面,满意地点点头。

大屏幕上分成了多个画面,分别显示着各个展区的实时情况。

他看到外宾围在糖雕展台前惊叹不已,嘴角微扬。

镜头再次对准孟清澜,他忍不住摇头感慨。

“这丫头,真不是一般人。”

画面中,她正专注地搅动炒锅,手腕轻抖。

贾老爷子记得她刚刚完成那幅震惊全场的《千里江山图》糖画,按理说早就该休息了。

可她没有,反而主动接过最后一道菜的任务。

准备了那么多大场面,她居然还有空去收尾一碗扬州炒饭。

别的厨师可能觉得,这种家常菜根本不值得在国宴上出现。

可孟清澜却不这么认为。

贾老爷子轻叹一声。

“这手,是练出来的,更是悟出来的。”

孟清澜刚画完《千里江山图》,正要关火,现场工作人员跑来,低声说了句什么。

听到那句话后,她立刻停下动作,迅速问道。

“确定没人接手?”

工作人员点头。

孟清澜二话不说,立刻重新坐下。

对她来说,只要任务没完成,就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刻。

转眼间,一件件金光闪闪的糖画作品,被小心装进透明膜袋,送到了外国友人手上。

外宾们接过礼物时,满脸惊喜。

国宴散场时,外面挤满围观的群众,一个个张大嘴,愣在原地,半天没反应过来。

他们原本只是听说今晚有重要活动,特地赶来远远看看热闹。

却没想到,散场后走出的每一位宾客,手中都提着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品。

有人捧着糖龙,有人拿着剪纸,还有人拎着小巧玲珑的竹编花篮。

花篮本身由极细的竹丝编织而成。

里面的小鸟用彩漆点染,羽毛用真正的鸟羽拼接。

有位小女孩伸手想去摸,被妈妈轻轻拦住。

“别碰,它会飞走的。”

这哪是什么礼物?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心意。

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无数个日夜的打磨与沉淀。

有人看着手中的花篮,忽然眼眶微红。

“我们国家已经没有这样的手艺了。”

而中国人却仍能将它们完好地传承至今,并在今天,以如此惊艳的方式呈现在世界面前。

孟清澜揉着发酸的手腕,坐在院角的长椅上等傅明潇。

远处传来人群渐渐散去的脚步声,还有零星的谈笑声。

她抬头望向夜空,月亮正缓缓升起。

想起宴会上那些人眼里发亮的夸赞,她心里软软的。

她站在聚光灯下,看着台下一张张动容的脸,忽然就觉得这一刻,全都值了。

但她从不觉得自己多牛。

她清楚地知道,在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里,真正的匠人多如繁星。

而她,不过是因为幸运,赶上了这个时代愿意为手艺鼓掌的契机。

等了好久,风有点凉,她裹了裹外套,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