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鼎变得大如山岳,发出冲天光芒,无数道文符篆环绕其上,无穷山川地理纹形隐现其中。女娲现出真形,人首蛇身,绵延万里,直上云端。
她站在乾坤鼎前,取出九天息壤,置于鼎中,又取出一个玉瓶,将瓶中之水倾倒其中。
羽翼仙在一旁,看到那水氤氲之气甚是眼熟,忽然想起来与原始给他的三光神水一样。
“想不到女娲手中也有三光神水,而且看倒入鼎中的水量,好像比原始师伯还要多。女娲师叔果然是大气运者。”
接着女娲将一道道法诀打入其中,纷繁复杂的道则是鼎中明灭不定。
羽翼仙在一旁学习,看的眼花缭乱,心中暗叹,女娲修行无数岁月的造化之道,果然不是能够轻易学会的。
时间无声而过,转眼便是一个元会。
在女娲神通操控之下,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混合,一个个小人在乾坤鼎中逐渐成型。
女娲一共造了三千人族,男女各半,然后一挥手,这些人族从乾坤鼎中飞出,落于周围。
此时,女娲造化已经逐渐成熟,她取出一根长鞭,这长鞭乃是不周山中先天葫芦藤所化,色泽青碧,光华无限。
女娲取了青藤鞭,往乾坤鼎中一蘸,然后轻轻甩出,九天息壤落地一滚,便又是一个人族,站立不动。一鞭接着一鞭,女娲不停挥动青藤鞭,时间不算太长,周围已经站满了人族,密密麻麻,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人,正合一元之数。
女娲收了青藤鞭,向天禀道:“天道在上,吾为女娲,因感洪荒生灵天生有缺,争斗不息,故以先天道体新立一族曰人,以弥补洪荒种族之不足,望天道鉴之。人族,立!”
一语终了,天地变化忽生。
只见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霞光万道,紫气横空,无数璎珞飘飞于天地之间,阵阵仙乐抚慰众人真灵。有龙吟之声悠长不绝,有凤鸣之声清音嘹亮,一头麒麟踏云而出显化于天地之间,为众生呈现祥瑞。亿万丈功德金云撕裂苍穹,倾泻而下,其中七成落在女娲身上,各有半成分别落在乾坤鼎和青藤鞭上,竞有足足两成落在羽翼仙身上。
这次获得的功德远比当时巫妖大战所得更多,在功德金云冲刷之下,羽翼仙的整个内天地都变成了淡金之色,阴阳五行巨树在功德金云滋养之下,生机勃发,竟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变大了整整一倍还多。羽翼仙识海之中,功德金云更是浓郁无比,竟然凝聚出功德金液滋养神魂。
他并没有修炼,但却忽然一下子突破到了太乙金仙后期境界。
此时的羽翼仙只觉心中无喜无悲,神魂通透。
他望向女娲。
便见女娲周身金光璀璨,头顶一片庆云生出,竟有数十万里大小,庆云笼罩之下,天地庇护,福泽加身,万劫不伤,万法不灭。
一条造化之道终于修成,如同一条金色的长河,在女娲身周徐徐展开,无始无终,不见首尾。之后造化之道化作一道光环,凝聚于女娲身后。
女娲双目开阖之间,已与之前大不相同,她仿佛一眼便看穿了整个洪荒世界,一切的因果、命运、过去、未来,在她眼中皆无所遁形。
她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让人感觉到无比威严。
羽翼仙看到了类似鸿钧老祖的感觉,但细看之时,感觉女娲与鸿钧老祖之间,似乎也有区别,只是以羽翼仙现在的修为,还看不明白。
女娲证道成圣,周天震动。
通天望向女娲所在方向,“看来所料不错,女娲师妹果然成就圣道了。”
原始道:“三弟注意言辞,此时要称女娲圣人。”
通天不以为意道:“那也是吾徒助她成圣,还叫不得一声师妹了不成?”
太上道:“无需羡慕他人,吾心中有感,我等成圣之机,”
西方世界、天庭、盘古殿、火云洞、五庄观、西昆仑、甚至天外紫霄宫门口,皆有目光投来,都想窥探一番成圣之秘,但目光刚刚扫过,敬畏便生。
一众大能不敢过多窥探,纷纷将目光收回。
圣人威压遍布洪荒,不过众生不知原委,只是心中升起无限敬畏之情,只管向天顶礼膜拜。洪荒世界有圣人出,天地亦有感应。
凶兽量劫,龙汉大劫,道魔之争,巫妖大战,一次次的争斗,曾打得洪荒天地毁坏,给这个世界造成无数创伤。
此时圣人出世,洪荒天地之间的灵气,复又浓郁起来,无数灵花异草,再次生出,洪荒世界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女娲环顾一周,便明白洪荒世界发生的一切,不过她并不在意。
“原来圣人所知所感竞是如此清晰。”女娲笑着对羽翼仙道,“吾已成道,多谢你相助。刚才观你命轮,似有些许微尘,吾当为你拂去。”
羽翼仙不知女娲所指为何?明明他身上的业力已经消去,还有什么其他东西在影响自己吗?女娲伸手轻轻在羽翼仙头顶拂过,忽然羽翼仙头上竟然冒出了火花。
“咦?”女娲眉头一皱,她已成圣道,竟然掸不去这小小微尘?
凝神细看,女娲才释然:“原来你之命途竟然如此复杂,这些看似微尘,却又能助你,却是你命中不可或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