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诸侯并起(1 / 3)

第一百七十二章诸侯并起

然而,时间来到了八月初,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中原地区,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陈留太守张邈、骁骑校尉曹操、豫州刺史孔仙、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在中原举兵,宣布要讨伐董卓。紧接着,黄河以北,袁绍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让东郡太守乔瑁以他父亲,太傅袁隗的名义发了一封假的命令,要求冀州牧韩馥帮助袁绍起兵讨董。

韩馥本来还纠结要不要支持袁绍,毕竟他这州牧之权是董卓给的,但他性格懦弱,喜欢被外界影响。当看到中原其他诸侯都已经起兵,于是自己也宣布支持袁绍在冀州征兵讨伐董卓。

而在荆州,长沙太守孙坚听说中原起兵,便先找借口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又一路北上将董卓任命的南阳太守张咨杀了。然后和逃到此地的袁术一拍即合,让袁术占据南阳。

同时董卓正派出刘表作为荆州牧,刘表刚来到荆州,虽然他觉得袁术在南阳会让自己在荆州的统治受到阻挠,但此时自己弱小,只能给袁术个面子,表袁术为南阳太守。

此时随着关东诸侯并起,这个“上表”其实就已经乱了,大家在实质上不再尊奉朝廷,地方州牧之类的长官,亦或自己具有较高职位的举主,象征性的给朝廷发个表奏,就可以让被推举的一方直接上任,反正朝廷也管不了。后面乱世时期的诸多任命,本质上都是如此。

可以说,虽然程序不像吕布那种正式的诸侯王那样规范,但此时这些诸侯本质上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所以,袁术被刘表表为太守后,也宣称要起兵反董。

袁术自称为南阳太守后,又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破虏将军。

此时的董卓,河北有袁绍、韩馥、王匡;中有张邈、张超、曹操等多路诸侯为敌,南面荆州则有袁术、孙坚,可以说是三面受敌。

实际上,这也正是天下大乱的起点,当关东士人通过自己的声望举兵,成为诸侯,并与董卓的朝廷为敌开始,天下局势便再一发不可收拾了。

随着这些人纷纷起义,又过了几天,曹操等中原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这一点,和历史不同,袁术公开表达了反对,他决定自己讨董。

“袁绍如今连司隶校尉的印绶都没有,身份也不过是我家的家奴,我身为后将军,为何要听袁绍那家伙的调遣。”

于是,袁术便自称为反董联盟的盟主,这一上来,诸侯反董联盟直接南北线就撕裂了。看起来,吕布让董卓不给袁绍封官,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

至于袁术为什么要和袁绍争盟主之位,也不难理解。

在名义上,反董是为了天下大义,天子被控制,那么为了召集大家反董,就要有一个人代天子给大家册封官职,这个官职当然就应该由盟主来封,这是一个实现自己野心的好机会。

而在此时的袁术看来,你袁绍朋友圈是多了一点,但当初西园八校尉,你没当,我当了。何进幕府干活,你是在,但我也在。诛灭宦官,你去了,我也去了。之前董卓进京,你跑得早,丢了司隶校尉印绶,没有官职,我成了后将军。

不考虑朋友圈大小那些虚的东西,现在袁术,确实就是有那个地位当盟主的,因此虽然因为中原的张邈等很多人都是袁绍的老友,还是承认袁绍,但他们也能理解袁术另行自立的行为,至少本应是袁术名义上级的荆州牧刘表并没有对此提出任何意见。

就这样,反董同盟从建立之初,就直接分成了袁术领导的南联盟与袁绍领导的北联盟。但别管是几个联盟,目前他们两个都是起兵讨伐董卓的。

董卓见到这一封封战报传入宫中后,气得脸都黑了。

“我以礼待那些士人,那些士人就如此反我!?

这群养不熟的白眼狼,欺人太甚!”

此时,董卓又回想起封王的酒席上,吕布对自己的忠告,他长叹道:“悔不听奉先之言,酿成如此大祸!”

此时,董卓心中暴虐的本性终于开始爆发了。

首先是周瑟、伍琼,吕布说这俩人不靠谱,实际上这俩人给自己推荐的一众地方官员,都成了反抗董卓的诸侯,董卓顿时大怒。

他当着百官的面,立了口大锅,将这两人活活烹死,这景象看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目瞪口呆。“看到了吗,背叛国家,就是这个下场!”

至于袁家,董卓本来并没有动袁隗的职务,也希望和袁隗、甚至袁术合作,想针对的只有名声最大的袁绍。

但如今,袁绍袁术一起反抗董卓,董卓也就不忍了,他下令把袁家全部抓起来,满门抄斩。这下,除了袁绍、袁术在逃亡时各自带着的直系家眷,他们的叔父袁隗,以及长兄袁基等男女二十余人全部处死。

与此同时,董卓也放开了自己手下士兵的欲望,让他们趁着诸侯聚集起来之前,东出虎牢关纵兵劫掠,从颍川、陈留抢来大量财物,以激励士气。而因为匪气的放纵,董卓的士兵也在雒阳内部劫掠富家,强抢民女。

此时,吕月正轮换到雒阳替吕布照料孩子们,而即便是董卓军队再怎么跋扈,也不敢动吕布的人。只不过,吕月仍然看到了昔日的雒阳,因为董卓军队的放纵而出现了一幕幕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