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阿耶了。”
李星遥这才改口,又多说了一句:“几位阿叔虽是第一次见,可,竟像旧相识一样。他们都这般好说话,此次,一定要好好把蜂窝煤送到他们手上。”赵光禄只是笑,假装没听到那句“好说话”。年便在李星遥加班加点做蜂窝煤中渐渐过去了,一晃十五快到了。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人都在为元宵节的到来而悉心准备着。却说东宫里头。
魏徵正在同李建成说话,他指着那蜂窝煤,道:“殿下以为,这蜂窝煤如何?”
“不错。”
李建成回说两个字,虽觉得,这煤稀奇,可,再稀奇的煤,不也是煤。宫中多的是上好的炭,那炭烧起来,可比这来路不明的蜂窝煤强的多得多。“这煤虽看着平平无奇,可烧起来,才知道其有许多优点。殿下没看到其他优点,是因为,殿下没有配套的炉子。”“你尔……”
李建成到嘴一句,你这不是废话吗,我本来就没炉子,你要是想说配着炉子好,你倒是弄个炉子来,没炉子,说这些做什么。知道魏徵倔脾气,说多了,与人不依不挠,便改口道:“那你下次,再配个炉子来。”
“臣想说的,不是这些。”
魏徵却摇了摇头,说:“臣在萧仆射家中所见,此蜂窝煤配炉子,烧得快,保暖,还没有烟,也不呛。臣舔着脸问萧仆射要了一块,拿来给殿下,是想告诉殿下,这造蜂窝煤之人,有巧思。”
李建成不置可否。
魏徵又说:“先头曲辕犁面世,殿下想来,也是知道的。其实那时候,臣就留了心。只是之后突厥突然来犯,臣与殿下一道出长安,便顾不得这些。虽人不在长安,却一直留意长安消息。殿下可知,如今被各家寺庙视若珍宝的榨油机,是谁做的?”
“听你的意思,难不成,是这做蜂窝煤的人做的?”“不错。”
魏徵抚着胡子不住点头,面上也有一种"他终于听我的了"的宽慰,目光顿了一顿,又说:“曲辕犁,榨油机,蜂窝煤,皆乃一人所做。”“那此人,确实有几分聪明。”
“此人乃一小娘子,名唤李星遥,家在通济坊。”“小娘子?”
李建成更不置可否了,不是他小瞧小娘子,而是,曲辕犁也好,榨油机也罢,甚至,眼前这蜂窝煤,的确是要点头脑才能做出来的。可,要点头脑,不等于十分有头脑。?魏徵的意思,他如何不明白,定然是想让他先下手为强,将此女收入麾下,以备日后之用。可,他有些不情愿。“此女之后,必成大器。如今长安城里,风云未起,殿下何不趁其微末之时,施以援手,将其纳入自己麾下?如此,日后我们定然所向披靡。”“她一个小娘子,你未免太高看她了。”
李建成直言拒绝,还说:“这些东西,仔细瞧,其实也不过如此。说不得是她一个小娘子随意造着玩玩,稀里糊涂就成了。她当真,你怎么,也当真了?“殿下此言,偏颇了些。”
魏徵有些急了,明白机会稍纵即逝,英才不为自己所掌控,便会被别人所掌控。刻意加重了声音,他一字一句诚恳道:“古语有云,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李小娘子虽为小娘子,可,不可小觑。今日若不抢占先机,让其为我们所用,恐他日,悔之晚矣。”
眼看着他要引经据典,说一箩筐劝诫的话,李建成没出声。大抵是想到了李世民麾下,一个又一个英才汇聚,他点了头,说:“那你看着办吧。”之后,便先走了。
魏徵看着他的背影,直叹气。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因为献策,让李建成主动请缨抢夺打刘黑闼之功,才得了李建成更多信赖,其实李建成心里,并不十分认可他的话。所谓的“看着办”,也不过是全他的面子。想了想,他直奔着王珪府上去了。见了王珪,又把同李建成说的话说了一遍。
王珪道:“你说的对。”
他便问:“你侄儿呢?”
“侄儿?”
王珪挑眉。
“王十六郎。”
“你找他干什么?”
“找他,自是送他一份功劳。”
王珪不说话。
魏徵又道:“你帮着他,入了东宫,又将他留下来,不就是想看顾于他吗?眼下,立功的机会来了,有件事,交给他做,最合适。”“我什么时候想看顾于他了?”
王珪急了,还强调:“魏徵你不要乱说话。他阿耶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我见了他阿耶就心烦,我看他,也不顺眼呢。”“他阿耶是他阿耶,他是他,打断骨头连着筋,你姓王,他也姓王,你们怎么也逃不脱是一家人。他是你们王家的阶前玉树,你想提携他,再正常不过。可他什么也不做,功劳如何到他头上?殿下又如何加诸青眼于他?”“少来,他那射艺,多少人难以望其项背。”“只此一样,便想稳留东宫了吗?”
王珪又一次不说话了。
魏徵却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撂下一句“同他说吧",他迈开步子走了。王珪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踱了一会儿,起身往左清道率府去了。待将人叫到跟前,他犹豫了一下,说:“大过年的,在官署里待着,也不嫌冷清的紧。行了,马上要过元宵了,你也出来松快松快吧。”“官署很好,我不觉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