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hapter 24(3 / 3)

象征财富与名声的地标所。

北面则是传奇的日落大道,这条街上布满了唱片公司、广告牌、高端餐厅和俱乐部。

在这样绝佳的地理位置上,撬动好莱坞的项目谈判在这里频频上演。上一周,在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前往汉密尔顿大堡礁度假前,克莱尔-怀特和这对好莱坞顶流夫妻一起吃了顿午饭,与之一起的还有CAA的合伙人之一凯文-霍恩。

两年前,CAA创始人迈克尔-奥维茨和郎-梅耶相继离开分别前往迪士尼和环球影业任职。

为防止顶级客户大量流失,剩下的三位合伙人和一些资深经纪人共同支撑起局面,防止公司解体。

凯文-霍恩正是以强大的人际网络和谈判技巧顺势而上,掌握了部分领导权。

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凯文-霍恩在试图打造以演员为中心的新的票房IP。他看中了汤姆-克鲁斯的票房号召力和对动作电影拍摄的激情,正在积极游说对方接下《碟中谍》第二部的制作。

项目还在开发阶段,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这位凭借《甜心先生》再度证明其"票房保障”一称名不虚传的英俊男士露出迷人的微笑。汤姆-克鲁斯没有立马接受,但也没有明确拒绝,只是表示剧本质量和合作的导演是他很看重的因素。

相比之下,妮可-基德曼对CAA将《碟中谍》打造成类似《007》的系列IP计划更为心动。这位“澳洲玫瑰”显然对塑造伊森-亨特成为新一代邦德式英雄充流兴趣。

由于凯文-霍恩与汤姆-克鲁斯的私交不如另一位合伙人兼竞争对手布莱恩-洛德那样密切,克莱尔便选择从妮可入手,促成了这次饭局。尽管克鲁斯夫人在丈夫的光环下在好莱坞如鱼得水、生活惬意,但克莱尔在几次接触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她对事业的野心与渴望。将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克莱尔女士在交谈中巧妙投其所好,同时又拿捏分寸,最终换来了这次看似随意、却别有深意的午餐邀请。而在“洛莉-麦迪森"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被大众重新认识并接受后,在一个洛杉矶平常的午后,《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剧组的制片人尼尔和编剧凯文见到了理查德口中说的强势经纪人克莱尔-怀特。来之前,尼尔已经收到了曼达雷娱乐影业的明确答复,考虑到营销和票房,对方直言洛莉-麦迪森必须成为女主角之一。而哥伦比亚影业那边虽然有高层有意和UTA继续谈判,但在这部青春惊悚片上,最终的天平倾向了CAA的洛莉-麦迪森。短短两周内,女主角候选人的主动权在选角团队和两个制作公司手里打转过后,最终落在了洛莉-麦迪森的团队手里。回想到那个电话,尼尔不得不承认:“很漂亮的一场公关仗。”这一场热闹的“连续剧”越挖越精彩,但好莱坞业内都能看出来这是有意的″推波助澜″。

也许一开始确实有其他竞争对手的经纪人在挖黑料,但到了后来这种“铺天盖地"的抹黑,已经不是针对一个简单的"女主角"的名额了。至于这是谁的主意?

克莱尔觉得尼尔就不必要知道了。

毕竞他可能也不相信,某份显眼版块的热门批斗文章,就是出于被骂的女主角本人之手。

尼尔做好了面前这个冷淡的女人狮子大开口的准备。比如要求绝对的女主角待遇,增加"朱莉"这个角色的戏份,签订一份对洛莉-麦迪森极为有利的续集合同.……

但当对方提出,洛莉-麦迪森想要出演的是“海伦”这个角色时,尼尔还是愣了一下。

只为了一个副CP的角色?

这显然不可能。

果然,克莱尔顺势提出,剧组需要和自己的团队重新调整修改角色和剧情的设定,并且把片酬提升到了100万美元。尼尔和凯文皱起了眉头。

剧本通常由编剧和制片方决定,当然,大牌的演员的意见也会被认真考虑。但因为主要演员强行加戏、更改人设而导致剧情混乱、电影一团糟这种事在行业内并不少见。

克莱尔看出来对方的顾虑,从容解释:“请放心,我们不是在要求增加海伦的戏份,也不会改动故事基本的设定,只是希望这个角色能更加符合演员的特质,让人物更加生动。”

这位短发利落、西装笔挺的职场女性微微一笑,唇角轻扬。“至于片配……

“其实这只是将剧组原本可以省下的部分营销费用,转移支付给洛莉-麦迪森罢了。

更何况我们承诺,其中50万美元将捐赠给慈善机构。”“同时获得名气和美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笔交易对剧组来说都是更划算的,不是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