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这么远的地方,心里本来还有点不踏实,瞧见顾闲后顿时又觉得什么都没变,没必要想太多,该干啥干啥就好。听说过上一两个月有大人物要来庄子上看玉米,他们这段时间务必要把庄子打理得妥妥当当!
顾闲只是食困,睡上一会就醒了。他在庄子上转悠了一圈,见这边地势高,庄稼和蔬菜瓜果都没泡水,便安心地与哑叔他们吃了顿午饭,带着糟鸡爪和糟花生回城去。<1
王世贞才刚清净了半天,就听到顾闲远远在外头跟人家小沙弥闲聊的动静,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回来了。
果然,没一会顾闲就溜达进来,格外热情地给王世贞推荐李婶糟的鸡爪,说是特别入味!
王世贞道:"难得你这么推崇别人做的吃食。”顾闲道:“胡说八道,我推崇的可多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才十四岁,若是这会儿就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往后哪还能有进益?”王世贞听了颇为认同:“你做学问也该抱着这样的想法,别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就可以懈怠,天底下多得是聪明人。”顾闲心道,来了来了,不管在聊什么话题,大人都能给你绕到劝学上面去。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顾闲力邀王世贞尝尝自己带回来的糟鸡爪。都是江南人士,哪有没吃过糟货的,只不过王世贞家中富裕,从不会吃这些头头爪爪。
如今面对那一只只看起来就不好啃的鸡爪,王世贞一时有些无从下手。这东西倒不是不好吃,吃鸡爪这事古来有之,早在春秋时期便有位齐王发现鸡足上那块厚厚的肉非常美味,每次吃鸡脚都要吃上千块鸡踵肉。4但是吧,人家都是把那么一小块肉切下来上桌的,而不是一个鸡爪拿起来啃。
太费事了,也太不雅观。
顾闲见王世贞不动手,好奇地问:“您不爱吃鸡爪吗?很好吃的!”王世贞在维护自己形象和尝试新食物之间犹豫片刻,还是毅然夹起一块鸡爪尝了起来。
只有自己学生在场,没必要那么讲究。<1六月已经过去大半,今天雨倒是真的停了,小鹅淘淘许是听到了顾闲回来的动静,在门外探个头进来叫唤了一声。
顾闲回它:“一会给你吃我摘回来的菜。”淘淘又鹅叫了一声,满意地离开了。天气才晴了一天,又有嫩草悄悄冒头了,鹅喜欢!<1
王世贞已经解决完一只鸡爪,见那小鹅跟顾闲有来有往地交流,笑道:“这鹅倒是颇有灵性。”
顾闲兴致勃勃地道:“我以前养过一只鹅也特别聪明,每次一看到我就跑得飞快。”
王世贞奇道:“是怕你吃了它吗?”
顾闲道:“是怕我骑着它玩。“他那时候虽然还小,但重量对于大鹅来说可不轻,要不怎么连凶名远播的大鹅都受不了他的折腾。<5王世贞”
那是要怕你的。<2
顾闲又和王世贞探讨起来:“听说太祖皇帝规定御史不得奢靡,不能骑马和吃鹅,所以有人发明了一道叫′子鹅'的菜,用的是鹅身拼上鸡头、鸡爪、鸡尾,假装自己是在吃鸡,这是真的吗?这个子鹅好吃吗?”这菜还是顾闲在王世贞写的《觚不觚录》里面看到的,里头有各种明朝官场黑料,隔几段就会记录几句他姐夫的八卦,他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不少人都爱读上一读。<1
比如什么万历皇帝特别礼敬张居正,从来不称他的名字,以至于文武百官也不敢写他名字,每次上书时只敢写“元辅”。2比如以前大家写名刺都会在东面写个"正"字,张居正执政后莫名就不写了,王世贞大惑不解,找人一问才知道是避讳张居正的“正"字!<2张居正,一个生前死后名字都不能提的男人!<12顾闲当时也看了这书,不过当时他的心思一点都没有放在张居正的八卦上,注意力完全被“子鹅″这道菜吸引了。给鹅摆上鸡头鸡屁股就当没吃鹅,这是什么掩耳盗铃御史特供菜!“先君当御史时确实曾提过此事。"王世贞提及亡父时神色有些怅然,但还是耐心地纠正顾闲的谬误,“子鹅不过是养了百日左右的嫩鹅而已,寻常吃的话不必用鸡首尾掩盖。如今大明国力强盛,御史偶尔吃只鹅也不碍事,不过是御史们不想忘记太祖旧例罢了。"<1
顾闲失望地道:“我还以为味道会更特别一点,才能叫御史这么偷偷摸摸地吃。”
王世贞还要多评议几句,说这种偷偷摸摸吃的御史已是难得了,一抬头却见顾闲已经跑到门外逮住他养的小鹅淘淘一顿乱揉,嘴里念念有词:“再过一个多月你就成子鹅了!你不听话,就把你做成烧子鹅!"<4王世贞”
算了,跟这种半大小子讲什么家国大事?别说他压根就懒得听,便是听了也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