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她只是个孩子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她只是个孩子啊(2 / 3)

提了句袁基似乎在议亲,以及担忧袁熙孤身在外或许会学坏,两瓶绝育药就这样送到了她的手中。那时的袁珩只有十一岁,她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纯真,为了两位父亲在未来不受子嗣相争的痛苦,她选择了将药兑进蜜水中奉上。袁绍见乖女儿神游天外,眉眼灵动,双手还在下意识抠车上的明珠,不由笑了起来,感慨道:“一转眼,未央都这么大了。”说罢,他又有些五味杂陈地一叹:“…只是你能否告诉阿父,为何要这样做吗?”

袁珩抠珠子的动作一顿。

一一被发现了啊。

她慢吞吞地收回手,垂眼掩去眸中厉色,细声细气地问:“阿父……是何时发现的?”

不等袁绍回答,她又将头埋得更低,很轻地问:“您为何不曾因此责罚于我?”

袁绍没有察觉到这是个关乎他后半生双腿健全程度与人身自由度的问题,深深地看她一眼,却只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而我知道你这样做另有目的。”

因为是他最爱重的孩子,所以他能看出《东京拾遗》是谁的手笔。因为是他最爱重的孩子,所以他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深究罪魁祸首。

早已被袁珩PUA入味儿的袁绍浑然不觉一-同样的事情若放在七年前,哪怕袁珩咬死了不承认,他也会借题发挥,亲自将袁珩抽得如陀螺般旋转。但现在的袁绍已经不是当初的袁绍了。

袁珩承认得坦坦荡荡,袁绍不由想:他好歹在书里还是个受害者呢……况且未央对她自己才是真的狠,从出身到人品,全都毫不留情地败坏了一遍。且她还着重败坏了他不喜欢的袁基、袁术,以及他讨厌的何进、蹇硕;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心里有我!

袁珩偷偷看了他几眼,确定他当真没生气,便狡猾地绕开了最初的问题:“阿父不必担心,这本书中的内容,绝不会白纸黑字传于后世。”说罢,她又假惺惺地红了眼,泫然欲泣:“儿这段时日颇为煎熬。此举本是为了汝南袁氏更伟大的利益,大人也好,叔父也罢,儿都可以坦然相对,却唯独对不起阿父一人。待返家后,珩便自请家法,以赎不孝之罪!”袁绍这会儿正是慈父心肠发作得最严重的时候,当即道:“只凭你一人,是断不能够将其传遍雒阳的。我知晓其中定有大兄参与,怎能悉数怪罪到你一个孩子身上?”

袁绍很清楚,若像袁基那样好面子的人都愿意自毁名声,那便说明此事目的绝不简单,而他也有把握在从中获得好处的同时不会遗臭万年。袁珩为了稳妥,坚持要自请家法:“阿父爱我,我实在惭愧,无颜以对。”袁绍见她自责得都快哭了,也不好再劝;只暗暗后悔何必同未央提起此事,直接去找大兄发作不好吗?

【果然,我们未央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系统啧啧称奇,【要不是坚持懈地画饼PUA情绪控制这么多年,你可能已经如陀螺般转了三天三夜了!)袁珩不阴不阳地笑了一声,说出的话却让系统无言以对。【《东京拾遗》在雒阳流传已有数日,阿父早已深受其害,本该如先前一样难得糊涂。)她声音很冷,【无奖竞猜,究竟是何人,又说了何种言论,才激阿父直接开口询问呢?】

自然是曹操那句"令音较儿时长进不少,行事也妥帖许多”。曹操的本意并非挑拨离间,可他未必不清楚其中暗含的风险。袁珩垂眼,阴森森地笑起来:【天热了,刘羲也该参政了。】与其在造谣时时刻提防各方、努力避开可能会导致的损失,不如给自己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扶持一个会偏袒自己的君上。而这一切,应从扣锅气病刘宏、助力何进诛宦开始。大

袁氏府中,荀攸走过来,荀攸走过去。

荀攸按捺不住,再度询问仆从:“公业究竞何时返回?”仆从还是同一个回答:“主君与三郎君一道去酒舍了,不知何时才能返家。”

荀攸继续走过来,荀攸继续走过去。

荀攸忍无可忍,换了个问题:“本初与令音又何时返回?”仆从也换了个答案:“将军与女郎上午便出门去访友了,此时应已在返回路上。”

荀攸还想说什么,便听一旁的贾诩劝道:“公达切勿心急,急也没用。他们总会回来的……

然而贾诩的话没能说完。

因为荀攸猛地一转头,目光灼灼,死死地盯着他,冷笑起来:“是,你是不急。毕竞我的【重音】学生以食谱【重音】相赠,无论如何也饿不死你!”读完书后,把与自己有关的剧情全部嫁接到荀攸头上的贾诩”贾诩移开目光,以便于自己可以毫无愧色地倒打一耙:“是啊,令音心地纯善,都是公达你教得好。”

荀攸…”

荀攸眼皮一跳,不动声色地甩开这口能压死整个颍川荀氏的惊天大锅:“攸不敢居功。令音能养成如今这般惊世之才,除了汝南袁氏一脉相承的家学渊源,更因身边不乏与她志同道合的朋友。”贾诩:“。”

算无遗策二人组对视一眼,齐齐假笑几声,又很快各自挪开,暗骂一声“就他长了嘴″。

“公达实乃良师,何必自谦。”

“文和更是益友,无需辞让。”

二人正待多说几句,忽听窗外传来一道幽幽的声音:“先生,文和兄。你们再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