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山,元觉洞,大阵中。
一具棺材横放在大阵的中心,四周死气环绕,其上篆刻着符文。
此棺是开天第一具棺材,名为寂灭镇魂棺,还是一件上品先天灵宝。
在寂灭镇魂棺前,一个灰色的元神跪服在地,此人样貌枯瘦,面色悲苦,浑身散发着一股死寂的气息。冥河天尊站在元神之前,打量这个自号“燃灯”的元神,燃灯的修为也就太乙金仙初期,距离化形还早得很。
灵根得道的修士,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像是扬眉准提都是灵根得道。
相比于灵根得道,灵宝得道的修士更加罕见,冥河天尊还未听说过。
感受到冥河天尊的目光,燃灯心中一片悲凉,难道他就要陨落于此?
“此宝为灵柩灯,为吾伴生灵宝,小仙愿意献上此宝恳请大仙宽心。”
燃灯咬了咬牙,打开寂灭镇魂棺,从中取出一盏灯,恭敬的说道。
燃灯也是果决的性格,虽然他心中已经在滴血,但是为了自己小命着想,哪怕是伴生灵宝也能舍得。冥河天尊讶然的看了眼燃灯,开口说道:“哈哈哈,你这小仙真的舍得?灵柩灯可是天地人三灯之燃灯牵强一笑,不舍得也没办法,人强我弱,这不是形势所迫嘛!
伴生灵宝再好,也没有命重要。
看着燃灯手中的灵柩灯,冥河天尊随手一指,灵柩灯就飞到他的手中。
接着,冥河天尊反手取出地灯八景宫灯,两盏灯顿时出现了呼应。
在冥河天尊的手中,灵柩灯与八景宫灯一闪一闪的,气机也相互纠缠。
看到冥河天尊手中的八景宫灯时,燃灯瞳孔一缩,显然也没想到冥河天尊手中竞然会有天地人三灯中的地灯。
想到天地人三灯的因果牵连,燃灯仿佛明白了冥河天尊为何找到灵鹫山,可能就是天地人三灯的联系。明白这一切后,燃灯心中也好受了一些,还是他与灵柩灯的缘分浅薄。
灵柩灯与寂灭镇魂棺相伴生。
灵柩灯与寂灭镇魂棺又同为灵宝,但寂灭镇魂棺却觉醒了灵智。
前世有一句话,不怕兄弟过得苦,就怕兄弟开路虎,这句话很深刻。
灵柩灯也是拥有灵性的,兄弟开了路虎,感情(缘分)就没那么深了。
“吾手上正好有一盏地灯,这人灯确实与吾有缘,灵柩灯我就收下了。”
看着手中的地灯与人灯,冥河天尊明显感觉到两者的气机出现了变化。
或许集齐天地人三灯,会出现什么变化,这点还需要以后去验证。
“不过此宝毕竟是你的伴生灵宝,还是天地人三灯中的人灯,此中大因果牵连,吾便赐你一法来了结。冥河天尊没有打杀燃灯的想法。
杀人夺宝虽然好,但燃灯毕竟属于先天神圣之列,他本身又是开天第一具棺材化形,先天是具有功德庇护的。
杀了燃灯,折损功德,折损气运,对于冥河天尊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燃灯,你且听吾讲法。”
燃灯本来还在担忧冥河天尊会不会收下宝物后,依旧不会放过自己,不想竟然听到冥河天尊要给他讲法。
在洪荒,达者为师,冥河天尊修为强于他,为了讲法,就是大造化。
燃灯心中升起一丝感激,冥河天尊明明可以直接杀人夺宝的。
冥河天尊盘坐在虚空中,周身道韵弥漫,就开始为燃灯讲法讲道。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