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杨翊也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把他给调到教科所去,那都好说。
他笑着说道,“下次见到,要叫张局长了。”
“你的事情,张主任帮了不少忙,后面教学实验的事情,你要多上心。”
杨翊点头,“我一定会用心的。”
“嗯,当然也不全是为了张主任。这事做好了,对你自己也有好处。”
“明白。”
聂菊荪笑了笑,问道,“还有其他事情么?”
“没了,没了,谢谢聂书记,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
说完,杨翊就走出了书记办公室。
回去的路上,杨翊心情不错。
原本以为自己有可能离开师大,现在坏事变成了好事,他心情怎么能不好。
不过出来之后,杨翊也有些困惑,不明白张远怎么突然调到上沪去了。
难不成跟上沪电视台的节目有关?
那也不对啊,上沪电视台的节目才播出多长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张远调任上沪教育局副局长的事情就能操作下来了?
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是在拍电视节目之前挺长时间,内部就已经确定要把张远调到上沪去了,不然不可能这么快。
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杨翊突然悟出一些东西来。
为什么要在上沪等地方成立教学法培训中心?
为什么上沪电视台要拍这个节目?
杨翊有一种感觉,可能几个月前张远要去上沪的事情就已经定下来了,后面发生的事情都跟这次的调任有关系。
想到这里,杨翊忍不住感叹,他们体制内干事情,真不是走一步看一步,都是提前很久开始布局。而自己,在张远的布局之中,又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主导这次的教学实验,杨翊倒是非常乐意。
正如聂书记所说,张远给自己帮了很大的忙,这份人情他是要还的。
另外呢,上沪如今对他来说意义不同,如果工作跟上沪有更多接触,那以后去上沪见女朋友也要方便一回去把饭盒放下,杨翊又去了一趟马俊明家,跟他把情况大概说了一下,不过他没有说张远要去上沪任职的人事情。
虽然聂书记跟自己说了,代表应该没什么不能说的,但杨翊还是谨慎一些。
马俊明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安安心心地搞好这次教学实验吧。其实你也不用太过操心,张主任那边肯定会派人给你打下手的,你只要居中指挥,给一些指导意见便可。”
“后面还是要马老师你们多多帮忙啊。”
“这个你放心,虽然说教科所把事情接过去了,但是我们肯定会全力协助。”
杨翊点点头,他相信马俊明不是在敷衍他。
抛开他们之间的交情不说,这次的教学实验做好,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也很有好处,后面杨翊这边的实验结果,肯定也都会在杂志上发表。
帮杨翊,也就是在帮他们自己。
说完了正事,杨翊又问马俊明,“马老师,咨询你一个事情,之前你花圃里面的向日葵是什么时候种的?”
“你要种向日葵?”马俊明笑呵呵地问道。
“嗯,我觉得向日葵挺好看的,想要种一些。”
“种向日葵,时间也不固定,还要看雨水、日照跟气温,今年……应该说去年了,去年温度高,春天来得早,四月中旬我就种上了。如果春天迟一点,一般要到四月下旬甚至五月上旬。”马俊明想了想,又说,“你的那块地,照不到上午的太阳,可能要种迟一点。”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杨翊又问。
“向日葵还是比较好活的,需要注意的……还是要种观赏性的那种,不然容易被偷。去年……去年也被偷了几株,不过大部分还是幸免于难。”
杨翊尴尬地笑了笑,“可能是谁不认识那向日葵是观赏的还是食用的,摘了几株回去,发现不能吃,就没再摘了。”
“你这个说法靠谱。”马俊明点点头,“如果你想种的话,到时候我提醒你,我们一起种。”“好嘞,那就麻烦马老师了。”
“不麻烦。”马俊明摆摆手,又问,“你那块地不小,只种向日葵?”
“我还准备种点黄瓜,到时候当水果吃了。”
马俊明急道,“黄瓜可不能种。”
“为何?”杨翊问。
“黄瓜种了,自己根本吃不上,我去年种了黄瓜,一季下来吃到我自己嘴里的,不到五根。那些人太过分了,连瓜蒌子都不放过。”说起去年种瓜的事情,马俊明后槽牙咬了起来。
一开始还好,都是等到瓜大了才摘,但是偷瓜的人可能多了,大家开始竞争起来,瓜还没熟就给摘了,实在是浪费。
杨翊笑了起来,原来老马是怕被偷。
这点老马就不如人家杨占升教授了,杨教授种菜,主打的就是享受过程,菜被偷了,就当做了好事。“我注意着点,再说了,种了总比不种好。”
马俊明点点头,“那倒也是。”
也就过了两天,一月六号上午,张远带着两个人直接找到了杨翊。
张远指着他带来的两个人,对杨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