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154章 杨翊同志,请速至总机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杨翊同志,请速至总机室(1 / 2)

父女俩正说着话,李小林丈夫祝鸿生牵着女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妈妈,外公。”

女儿甜甜地跑过来,“爸爸刚才带我吃棒冰了呢。”

李小林抱着女儿,听到她的话,脸一下子就黑了,狠狠地剜了丈夫一眼。

现在可是冬天,这家伙竟然带女儿吃冰棍,关键女儿太小了,夏天李小林都不怎么让她吃。祝鸿生轻咳一声,“刚才在饭馆有点热,就买了一根,而且她只吃了一小口。”

他看了眼女儿,心说这丫头怎么回来就出卖自己。

巴金笑呵呵地说道,“端端,来,到外公这里来。”

听到外公的话,端端一骨碌从她妈妈怀里滑了下去,又跑到外公旁边坐下。

巴金逗着外孙女,“冰棍好吃么?”

“好吃。”端端点头:“外公你要吃么?”

“哈哈,外公不能吃喽,不过以后还是要等天气热一点再吃,冬天吃冰棍容易坏肚子的。”端端认真想了想,说,“可是,冬天吃冰棒,不是能吃时间长一点么?夏天冰棒一会儿就化啦。”听到外孙女的话,巴金竟然觉得很有道理。

“倒是……也没错。”

李小林抿了抿嘴,她觉得爸爸太宠着端端了。

在他们家,常常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发生一些矛盾。

端端眼看着要上小学了,李小林已经开始给女儿做一些启蒙,却发现女儿贪玩、理解力也不够,学习力差,便整日忧心v忡忡,担心女儿到了小学之后学习跟不上。

因此,她给端端安排了很多功课,以至于端端还没有上小学,每天都很忙。

巴金每次听到女儿教育孙女,总是因为端端“头脑迟钝”大声训斥,他也为此揪心。

不过沟通之后,却没有改变女儿的教育方式。

巴金认为,自己当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采用的就是责骂跟灌输的教育方式,七十年过去了,今天女儿要求端端的依旧是死记硬背,用的教育方式还是灌输跟责骂,是十分不科学的,也是不进步的。对于端端的教育,李小林从来不跟父亲吵,但也从来不听父亲的建议。

因为刚刚父亲答应了莫干山之行,李小林更不想影响家庭的和睦氛围,便起身朝着楼上走去,“端端你跟爸爸还有外公玩一会儿,我还有些事情要忙。”

“好的。”看到妈妈走了,端端装作有些不舍,但内心却是开心的。

家里面,就妈妈管她最严,妈妈不在,她放松多了。

李小林上楼,是要把莫干山笔会的名单给拟出来。

虽然李小林希望能够把所有在《收获》上发表过作品的作家都邀请去莫干山参加笔会,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她必须挑选一些出来。

十二月二十八日,又是一个周日。

燕京又下雪了,而且看起来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早上杨翊去食堂热热乎乎地吃了碗牛肉粉丝,然后抱着袖子往东门传达室走。

到了门口,他掸了掸身上的雪,朝里面喊道,“小奇,有我的信么?”

牛小奇听到喊声,立马把门打开,“杨老师,你怎么自己来了,有信我送给你就好了。”

每次杨翊自己来取信,牛小奇都要这么说。

杨翊笑了笑,“没事,顺路的事情。”

他也不是每天都来,一般都是周日早上吃完饭有时间就跑一趟,总是让牛小奇他们送,他也过意不去。“进来坐坐?”

“不了,马上要回去。”

牛小奇点点头,进去取了一捆信来。

杨翊接过信,有些惊讶,“这么多?”

寻常情况,杨翊每天能有个十几二十封的信,今天一下子多了不少,这一捆估计有四五十封了。“好多是从上沪那边寄来的。”

“上沪?”

杨翊好奇地取掉橡皮筋,看了看寄件人。

正如牛小奇所说,有不少都是上沪以及上沪周边的。

突然有这么多上沪及周边的信,杨翊一下子就联想到跟上沪电视台的节目有关系。

而且收件人基本上写的都是“木羽”而非杨翊,更有可能是跟电视节目有关系,在上沪的电视节目里面,观众们会知道作家木羽是燕师大的老师。

另外,还有两封信是芝芝寄来的,杨翊有些奇怪,怎么一下子寄来两封信,不过他没有急着打开,准备回去了再看。

“小奇,回去了,你快把门关上吧,这点热乎气全没了。”

杨翊抬抬手,准备往回去,却突然听到树上挂着的大喇叭滋滋滋地响了起来。

他跟牛小奇一齐抬头朝着喇叭看去,这滋滋滋的声音表明应该是有什么通知要喊。

滋滋滋了一会儿,又听到有人轻拍话筒。

砰砰两声之后,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校资料室的杨翊同志,校资料室的杨翊同志,听到广播请速至总机室,听到广播请速至总机室,校资料室的杨翊同志……”

广播员连续喊了几遍,最后又说,“其他同志见到杨翊同志,请帮忙转达。其他同志见到杨翊同志,请牛小奇说道,“杨老师,快去吧,应该是有你的长途电话。”

杨翊点点头,把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