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杨老师。”
迷迷糊糊间,杨翊听到有人喊自己,他感觉这道声音一会儿远一会儿近。
有点像……秦主任的声音。
杨翊突然惊醒,从床上坐了起来,一把捞过床头的闹钟。
完蛋,已经九点半了。
这下他也终于听清楚那道喊他的声音,是从外面传进来的,还伴随着敲门声。
估计是自己今天迟迟没有去上班,秦主任找来了。
杨翊连忙起身,跛着拖鞋去把门打开。
门外原本有些焦急的秦文海,见到杨翊后,松了口气,“杨老师,你在家啊。”
杨翊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啊,秦主任,不知道怎么搞的,今天早上睡蒙了,闹钟也没响。”其实闹钟应该是响了,不过杨翊根本没有听到,昨晚他睡的很奇怪。
刚才秦文海喊他的声音,就像是把他从另外一个空间给拉了回来。
“你在家就行。”秦文海笑了起来,“这段时间你也确实很累,今天就别上班了,休息一天吧。”秦文海之所以跑过来找杨翊,当然不是要把杨翊抓去上班,只是因为杨翊自从上班之后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今天到九点多还没来。
事出有异必有妖,秦文海怕杨翊出什么事情,就过来了一趟。
现在见到杨翊只是睡过了,他倒是松了口气。
不过是迟到而已,总比发生了其他事情要好。
这段时间杨翊也是真的累,虽然有了王宁之后,外文组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但是奈何进资料室的外文资料也是越来越多,撵着他们往前走。
英语班的那些学生不时还过来给杨翊他们帮忙,就这都还是忙不完。
秦文海有时候也劝杨翊他们,不用这么着急,但不论是杨翊还是王宁,都是工作狂,见不得手头有没有干完的事情。
另外,秦文海还听说,杨翊除了资料室的工作跟教英语课之外,近期还在做《太阳照常升起》的翻译。这种强度下,杨翊睡过了实在可以理解。
“不用……”杨翊正要摆手拒绝秦文海给他的假期,突然脑袋里面涌现出来很多东西,人有点恍惚。秦文海看着杨翊睡眼惺忪,头发乱得跟鸡窝似的,以为他还没有休息好,便笑着说道,“就这么说了,继续休息吧,明天再去上班。”
这次杨翊没有拒绝,点头道,“好的。”
“行,你休息吧,我不打扰你了。”
“秦主任慢走。”
等到秦文海走后,杨翊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呆呆地看着地面。
他的脑海里面一下子出现了很多东西,一些人,一些事,还有很多文学作品。
就像是冰面被敲掉了一块,那些记忆在海水里面随着水流涌动,有一些就随着海水涌出了冰面。《活着》、《妻妾成群》、《红高粱》,杨翊大概在脑海里面过了一下,有好几十部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寻根文学之后作品。
很快,杨翊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他的记忆力里不仅出现了文学作品,还有出现了电影。
好消息是,总共有四部电影,坏消息是,并不全是好电影,比如第一部就是陆太君的《749局》,第二部是小四的《小时代1》。
不过好在没有全军覆没,剩下两部电影还不错,一部是国产的《一个都不能少》,另一个是美国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之所以说比较有意思,是因为这些电影跟那些小说一样,都可以在脑海中翻阅。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大脑里面播放电影一样,随时可以快进、后退、暂停、放大,感觉十分奇妙。杨翊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口气在脑海里面把《一个都不能少》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看了一遍。之后他意犹未尽,又想去尝试一下《小时代》跟《749局》,不过看了没有多久还是败退了。《小时代》他还多看了一会儿,主要是女演员长得还不错,毕竟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面,杨翊所见都是色彩暗淡,所以《小时代》里面的那些东西乍一看还挺有冲击力的。
不过也就乍一看还行,多看几眼就腻了。
看完了电影,杨翊又开始想,或许可以把电影改成小说发出去。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有没有原著小说杨翊不知道,不过《一个都不能少》是有原著的,不过现在也不记得原著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按理说,要改的话,肯定是《一个都不能少》更适合中国一些,但是杨翊沉思良久,最终还是盯上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主要是他觉得《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改起来没什么心理负担,难度也不大。
至于改出来之后,有没有杂志会要,杨翊倒是不担心,即便文学杂志不肯要,也有其他一些发表通俗小说的杂志会要。
《棋王》如今热度越来越高,木羽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多人知道,相信那些偏通俗的杂志,看到“木羽”两个字就能给过稿,稿费也不会少他的。
说干就干,杨翊直接找来纸笔,开始写故事大纲。
改编不是胡编,但也能不照搬,肯定不能完全按照电影里面的故事来写,需要做一些改动。这对杨翊来说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