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杨翊还在想着电影的事情。
这年头,看电影算得上是一种奢侈的文化生活。
虽然剧院里面有电影能看,但一则要钱;二则,剧院的电影数量很少,类型也比较单一。
但是这种奢侈的文化生活,对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却经常能够享受到。
上次杨翊在302寝室跟陈凯歌他们聊天的时候,就听他们说过,他们平均每个月要看十几部电影。
而且电影种类繁多,各个国家各个流派的都有。上次他过去的时候,学生们刚看过美国的《金石盟》,意大利的《警察与小偷》以及法国的《舞会小提琴》。
这样奢侈的生活,即便是中央的机关单位干部都没办法享受到,当时杨翊听得满心都是羡慕。
也不知道这次电影资料馆给观摩的电影,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新片还是老片。
……
晚上下班的时候,秦文海笑着说道,“明天过小年,多放一天假,你们回去好好过节吧。”
明天是周六,正好赶上过小年,这么一放,等于是双休了。
其实现在学生放假之后,很多老师都已经放假了,不过他们资料室还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主要还是资料室工作太多了,即便是过年期间也不能太松懈,不然的话,等到明年一开工,更加忙不过来。
秦文海上午给定了个目标,如果目标能够提前完成,资料室就提前放假,如果完不成,就按照法定的只放三天假。
其实只放三天假,对杨翊来说也算不错了。
如果他还在传达室的话,过年期间也几乎是没有假期的,而且学生们放假了之后,也没有人给他顶班,他就会完全被传达室给困住。
“杨老师,明天小年,你准备怎么过?”林莹问道。
杨翊摇头笑道,“没想好,我自己一个人,怎么过都行。”
“要不,吃过中饭我们去逛市场吧。”林莹提议道。
杨翊对逛市场没什么兴趣,他之前过去王府井的东风市场,刚去的时候还感觉挺新鲜,但是逛了一圈之后,新鲜劲就全然不剩。
东风市场面积不小,东西也多,但是这种市场,如果不买东西,逛起来半点意思都没有。
“我也没什么要买的。”
林莹想了想,又提议,“那去公园呢?这两天天气特别好,都是大太阳,明天肯定也不差。”
杨翊再次摇头,附近的几个公园他也逛了,绿化一点都不绿,空气质量非常一般,这大冷天的,出去吸两口气都剌嗓子。
“要过年了,有什么庙会能去逛逛么?”杨翊问道。
他还是挺爱凑热闹的,如果有什么大型的庙会,他倒是想去逛逛,也能感受感受过年的气氛。
“现在哪有什么庙会,要逛庙会得等到过完除夕。”
“那我还是在家待着吧。”
……
第二天,杨翊哪儿都没去,就待在学校。
他先在家里把《献给爱米的玫瑰》稿子调整完,然后又开始翻译《行刑》。
虽然《行刑》的稿子是残缺的,现在翻译出来也没用,但是手边有稿子,杨翊就忍不住要译。
之前他搞翻译,主要是想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
但是现在他的想法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赚钱之外,他还从翻译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些成就感,特别是把福克纳、毛姆这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带给中国读者们的时候,他感觉特别满足。
只可惜,条件有限,他不能做选择,不然的话,他肯定优先把自己喜欢的作品翻译到中国来。
这段时间他接连拜托徐晓、黄晓辉、蒯风他们帮忙寻找《老人与海》的英文版,但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
工作一上午之后,下午他去操场逛了逛,见有人打篮球,就加入了进去。
打完球,回宿舍洗了个热水澡,就已经到傍晚了。
他又擀了点面条下锅,卧了两个鸡蛋,美美地吃完晚饭,这个小年就算是过去了。
到了周日早上,杨翊一大早就起床。
八点半出门,晃悠着往中国电影资料馆那边走。
从师大东门出来,沿着新街口外大街往南走,大概只有二里路就是中国电影资料馆。
电影学院最早是东城区的石老娘胡同,到了五十年代中期,迁址到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这里。
不过后来因为特殊情况,电影学院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以及西区学校都搬到了朱辛庄合并成一个大学,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
而电影学院的原址,就变成了资料馆。
特殊时期过后,五七艺术大学解散,其他学校都搬了回去,只有电影学院还在朱辛庄,不过表演系比较特别,他们是在小西天这边生活、上课。
电影学院小西天校区的门,其实也就是电影资料馆的门。
杨翊到门口的时候,陈凯歌跟田壮壮已经到了。
看到杨翊,陈凯歌笑道,“杨老师,本来路过师大的时候,我们还想着去学校找你呢,不过我也不知道你住哪儿,想要找你恐怕又要麻烦传达室的那个小伙子。”
“不用找我,我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