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就不说。”
芒克撂下这么一句,没有再问,不过他的眼神却一直往杨翊的方向飘。
嘁,能有什么特别的,芒克心里默默念了一句。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朗读会结束了。
北岛第一时间就来找到杨翊,芒克站在舞台旁边,没有跟着过去。
找到杨翊之后,北岛给了他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个地址,东四14条76号。
“这是我们编辑部的地址,你如果想投稿,可以寄到这个地址,也可以直接过来。”
杨翊将纸条收下,点头,“好。”
北岛笑了笑,“如果嫌麻烦,你也可以找徐晓,她经常两头跑。”
“是啊,杨老师,我每天都要从东门过,你有什么事情找我也行。还有他说的翻译稿,如果有,我也会帮忙送给你的。”
“没问题。”
今天的诗歌朗读会毕竟是北岛他们组织的,虽然现在诗会结束,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刚才结束的时候,刘念春把北岛拉住,说有事找他说。
但是北岛急着去找杨翊,并没听刘念春说什么,就过来了。
这会儿跟杨翊说好,北岛才想起来刘念春那边还有事,便抱着拳头跟杨翊告辞,“翊哥,我还有些事情,就先失陪了,后会有期。”
杨翊想学着北岛抱拳,但是一点都不习惯,手抬到一半,还是放下去了,“后会有期。”
他也不知道北岛这抱拳的习惯怎么养成的,现在也没见谁跟人说话抱拳的。
北岛走了,徐晓却没有走。
她笑着问,“你们现在要回学校么?”
“嗯,要回去。”杨翊点点头,“我让陈琪给我顶班,时间快到了。”
“怎么来的,要不要我带?我是一个人骑车来的。”
杨翊笑了笑,“不用,我借了陈琪的自行车。”
“那行,我的车停在北边,先过去了。”
“嗯,学校见。”
徐晓走后,尤锦涛他们几个纺织厂的工人也都纷纷告辞,他们大多离得挺远,骑回去还要一段时间。
杨翊去找自行车的时候,毕寒冬骑车载着小丁,爽朗地笑道,“杨老师,有时间我们去师大找你玩啊。”
这姑娘性子活泼,刚才冒失发言的尴尬这会儿早已消失。
说完之后,姑娘也不等杨翊回应,就蹬着自行车走了。
看着毕寒冬她们远去,杨翊转头找自己的自行车。
目光扫了一圈,他眉毛皱了起来。
为了容易找到,杨翊特意把自行车停在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树边上。
那棵树很粗壮,半截长出来一个弯曲的枝桠,很像一把镰刀。
但是现在,本该停在树边上的自行车没了。
附近倒是停了几辆自行车,但没有一辆是陈琪的。
陈琪的自行车是有记号的,挡雨板刷了一截白色,而且车把下面用锉刀锉了英文字母“cq”。
这里找不到,杨翊又扩大了搜索范围,但是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陈琪的车。
杨翊基本能够确定,自行车是被人偷了。
车是上了锁的,而且有特殊记号,被骑错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而且杨翊在回到刚才那棵树下的时候,附近已经一辆自行车都没有了。
如果是被人骑错了,那原地应该还有一辆车才对。
这时何书琴骑车过来,她都没有问,一眼就看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车没了么?”
“嗯,没了。”
“锁了没?”
“锁了。”
何书琴拍了拍额头,“肯定被偷了,陈琪的车太新太好了,容易被人惦记。”
现在流行三转一响,三转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就是收音机。
谁家要是能够集齐“三转一响”,肯定是人人称羡。
陈琪买的这款凤凰牌,是时下最流行的大链盒自行车,具体价格杨翊不知道,但是起步也是一百六十元一辆。
杨翊在传达室工作,一个月三十二元钱,也就是说靠工资的话,他不吃不喝五个月都买不起这一辆自行车。
关键是,自行车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要自行车票或者工业票,那玩意可不容易弄到。
最近才披露的数据,60年到今年,全国自行车的生产总量才八万不到。
而全国却有九亿多人,平均下来,一千个人中只有八十一辆。
但是这种估计是十分乐观的,因为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未必有这么长,60年生产的自行车,到今年,恐怕有很多已经毁坏。
十九年中,生产了七万多辆,现在还剩多少辆就不知道了。
本来借车的时候,杨翊压根没想过价格,也没意识到自行车的珍贵。
这会儿车没了,他才反应过来。
之前他也想过有小偷,不然也不会仔仔细细地把车锁好,但是他没想到小偷这么猖獗,大庭广众之下就把车给偷了。
“杨老师,我帮你再找找吧。”
车丢了,何书琴也很急,她比杨翊更清楚一辆自行车是如何的珍贵,找到的话,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