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12章 朗读会的规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朗读会的规模(1 / 3)

杨翊这才知道,陈琪是打的这个主意。

其实相较于历史系的其他学生,陈琪的英语水平已经很好了,不然他们导员刘琰也不会让他去给英语慢班代课。

甚至在英语系,他的水平也是不错的。

听何书琴说,陈琪之前就是要考英语系的,后来阴差阳错到了历史系。

在杨翊看来,在师大读历史系肯定要比英语系好。

师大的英语系跟其他学校比没什么优势,但是历史系跟中文系一样,是能坐二望一的存在。

这年头,要读历史系,师大跟燕大二选一,选燕大的未必就比师大多。

特别是这两年师大历史系主任白首彝正着手编《中国通史》,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这套书肯定要编很多年,像陈琪他们这些学生,运气好的话能够从一开始就参与,等到书编完了,他们的学术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你怎么这么想要把英语学好,是还想去英语系么?或者是准备以后出国?“杨翊好奇问道。

陈琪摇头,“自从读了历史系之后,我就再没想过去英语系的事情。而我之所以想要把英语学好,是因为黄教授跟我说,刘绪贻教授以及杨生茂教授他们正在筹备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他要带我一起参与美国史方面的研究。”

“刘绪贻?杨生茂?”杨翊有些疑惑。

因为给历史系代课,所以杨翊对历史系的老师们最了解,历史系的那些教授,他已经认识七七八八了,但是陈琪说的这两个教授他一个都没听过。

至于陈琪口中的黄教授,应该说的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室的黄安年教授。

陈琪笑着解释,“刘绪贻教授是武大的,杨生茂教授是南开的,他们都主要研究美国史,过些天黄教授就要去江城参加筹备会议。”

杨翊点点头,这么说的话,他就理解了。

想要研究美国史,英语水平要求肯定很高。

其实陈琪并不缺英语学习资源,英语慢班缺老师,不代表快班也缺老师,他们快班是有英语系老师来任课的。

只是陈琪听了杨翊几节课,觉得杨翊的教学方法很特别,效率非常高。

论英语水平,杨翊或许比不上英语系的老师,但是杨翊的课确实更容易让人听进去。

对于陈琪的请求,杨翊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答应。

虽然给陈琪开小灶会花费他一点时间,但是陈琪这个人求知欲望强,为人又稳重踏实,加之陈琪之前给英语慢班带过一年课,平时也可以帮一帮他的忙。

十一月份,杨翊准备给学生们来一次期中考试。

教材可以让学生们抄,考试的试卷就不方便让学生们抄了。

如果陈琪过来,杨翊可以把试题出好,然后让陈琪去刻蜡纸,油印试卷。

还有,就像今天,让陈琪帮忙顶顶班。

见杨翊沉默,陈琪有些急了,他以为是杨翊看不上那两包红梅烟,连忙开口,“杨老师,这烟可没有要买断知识的意思,以后绝对还会有。”

杨翊笑了笑,将两包烟往回推了推,“陈琪同学,你这样求知若渴,我不答应都过意不去。至于这香烟,就算了,以后你提前半个小时来传达室,我给你开小灶。”

“这……”

“就按照我说的办吧。”杨翊怕陈琪不好意思拿,他直接将烟拿起来塞到了陈琪口袋里面,“不用不好意思。”

摸着口袋里面的香烟,陈琪内心感慨。

别看这小杨老师年纪不大,为人却十分有胸襟。

这样的人竟然在学校当门卫,实在是难以理解。

不过经历过动荡年代,陈琪看过的、听过的奇事不知凡几,这倒是不算什么了。

就拿眼下的情况来说,堂堂师大,中国教育之典范,竟然连英语授课老师都找不到,这已经是荒天下大谬了。

如此看来,让一个门卫来教英语,反倒是奇闻中的寻常事而已。

“杨老师高风亮节,令人佩服……”

杨翊连忙抬手,“抬举的话就不要说了,你是骑车来的吧?”

话题转变如此之快,让陈琪有些措手不及。

“呃……是啊,就停外面呢。”

“车借我用一下,我一会儿去一趟玉渊潭公园。”

原来是借车,陈琪笑道,“借车当然没问题,不过杨老师你也去玉渊潭公园?”

昨晚陈琪可是听到了,何书琴他们今天都要去玉渊潭公园。

“嗯,那里有诗歌朗读会,我也去凑凑热闹。”

听杨翊这么说,陈琪看了眼桌角放着的那本《诗刊》。

传达室的杂志报纸一大堆,什么样的都有,所以之前陈琪看到桌上放了本《诗刊》也没当回事,没想到杨翊竟然也关注诗歌。

这小杨老师,真是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

“杨老师,你平时还关注诗歌?”

“就是瞎看看。”

桌上的那本《诗刊》是十月最新一期,里面有杨翊投稿的那首《从前慢》,杂志还是徐帆友给送来的。

杨翊没有多说,陈琪也就没有多问,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递给杨翊,“杨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