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损失也就多等几分钟的事儿。
没多久,秦奋点的咖喱鸡腿被端了上来,并且后厨还多送了他一只烤鸡腿。
“我猜你待会要在软件上给这家店写好评了?”
“你怎么知道?”
“一猜就是。”
“为啥澄哥你每次都能猜那么准?我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吗?”
秦奋不太理解,这家店明明让他产生了不好的感觉啊,不但用套路,后面还上错了菜,他不给差评就已经算好的了,为啥苏澄能猜中他会给好评啊!
用互惠这样的套路伎俩来博得用户好感,以此拉高营业额和好评度确实挺卑鄙的。
但总有人不知道,所以啊……一招鲜吃遍天。
虽说前面三人识破店家的伎俩很败好感,但是碰巧秦奋的菜被上错了,餐厅一方做出了弥补措施。
重点不是弥补,而是“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弥补了先前的不足。
所以秦奋才会给他们好评。
就比如说上错了菜,然后重新做一份,而且还加了鸡腿送了巧克力。
那这个服务就不是送小礼物那种套路的所有人都有的东西,而是专属的、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
秦奋和张烊文听了苏澄的解释以后恍然大悟。
“他家的做法明显是学那天晚上我们吃的那家餐厅,你看着吧很快京州大部分的餐厅都会送小礼物了,这一招要被玩腻。”苏澄默默的摇了摇头。
“啊!那澄哥,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他们?”
“提醒个屁肯定不提醒啊,我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都把生意做明白了,我们赚谁的钱去?”
“诶,好像也是哦。”
苏澄看向身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张烊文:“小张呢,你觉得他家怎么样?”
“我感觉还不错,他家确实挺好吃的。”张烊文的评价就很客观了,“假设不考虑那些套路和秦哥享受的‘专属个性服务’的话,我也会给他们好评。”
“那你待会也可以给他们写评价。”
“啊?怎么写,下载《我告诉你》这个的软件吗?”
“对。”
“不是只有秦哥才能写吗?”
“不是啊,我们三个都能写的,这软件又不是团购,有订单才能写,我们把照片拍上去写就行了。”
这是苏澄设计的一个特别之处。
这顿饭好比三五个人,那三五个人都是可以参与都是可以写他们个人评价的。
而不是团购订单那种一个订单才能写一个评价,那一桌只能一个评价那得多久才能正向循环起来啊。
为什么《我告诉你》在没有宣发的情况下依旧有一个新增小高潮?
原因就在这里。
他的这款产品已经产生人带人的现象了,发展的速度比苏澄想象的还要快。
看来……他可以提早实行商业化开始赚小钱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