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从经营水库到海岛大亨> 第117章 八百块干不过一百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八百块干不过一百块?(2 / 3)

,专业地记录下数据,并让一脸激动的赵强签字确认。

很快,入口处那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激流斗士榜”的第一行,出现了第一条金光闪闪的记录:【第一名:赵强,鱼种:军鱼,重量:28斤,时间:8.21.10.23】

【第二名:张亮,鱼种:军鱼,重量:28斤,时间:8.21.10.06】

赵强兴奋得满脸通红,让朋友举着手机,自己则举着那条大军鱼跟显示屏合影,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哈,老子是榜首!这个月的月冠军,我预定了!”

“你先笑吧,还有那么多天呢,看老子把你踢下来!”

其他钓手被这一幕刺激得眼珠子都红了。

嫉妒、羡慕、不甘、渴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都化为了无穷的动力。

他们纷纷回到自己的钓位,抛竿的频率和力度都明显加大了,水面上“嗖嗖”的破空声此起彼伏,整个路亚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王宇看着这一幕,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经完美奏效。

榜单的设立,就像一个强力引擎,驱动着钓手们不断挑战极限,也驱动着他的系统返利,开始不断飙升。

垂钓大赛还没开始,路亚区已经提前卷了起来,而这一切的背后,王宇稳坐小木屋门口的躺椅,一边听着系统返利的声音,一边欣赏着自己一手造就的盛况。

时间转瞬即逝。

第一届凌北市静湖垂钓大赛正式开幕。因为静湖水库近期的名声和高额的奖金,吸引了凌北市乃至周边县市的众多钓鱼高手。

二号坑,三百个钓位座无虚席。

与路亚赛的时尚喧嚣不同,垂钓赛的现场显得安静而肃杀。

选手们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中年人,钓了十多年的鱼,装备精良,神情专注。

王宇、苏夏暖、以及周子昂在观赛区,周子昂的手里还拿着个小本本时刻准备记录。

比赛还没开始,选手们都在忙碌地准备着。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饵料混合的奇怪味道。

有浓腥的,有酒味的,有中药味的,甚至还有水果味的。

每个钓手都在调制自己的独门秘方,各种昂贵的小药添加剂摆满了饵料盘。

相比之下,坐在158号钓位的丁一显得格外简单。他面前只有一个饵料盆,里面是“静湖优选”的素饵,没有添加任何小药。

上午八点整,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三百名钓手同时抛竿,赛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鱼漂入水的声音,和抛竿的风声。

丁一的位置在中间,并不算最好的钓位,但他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节奏,稳定地抛竿。

很快,他的优势开始显现。

旁边的钓手还在等待浮漂信号时,丁一已经开始连杆。他的动作精准得像机器,每一次提竿,必然中鱼。而且,他的上鱼速度越来越快。

“158号,连杆三尾了!”

“我去,又中了!这是什么速度?”观赛区开始有人注意到丁一的异常表现。

“卧槽这不是老丁吗?”

“老丁?是那个之前天天在咱们水库霸榜前三的丁一?”

一个静湖水库的常客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

“就是他!我说怎么看着眼熟。他不是好久没来了吗?原来是跑来打比赛了。”

“他这速度有点不对劲啊,这都第几条了?开挂了吧!”

观赛区里,几个经常在静湖水库钓鱼的老钓友议论纷纷。

他们认识丁一,知道他技术好,但今天这表现,已经超出了“技术好”的范畴。

简直是在进行机械化的捕捞作业。

丁一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

他现在眼里只有浮漂的动作。

饵料入水,浮漂站立,下顿,提竿,整个过程不超过十秒。

“不对,你们看他用的饵料。”

一个眼尖的钓友指着丁一的饵料盆。

“那包装袋……是不是王老板小卖部卖的那种?”

“好像是!我上次买过一包一百块的,包装跟这一模一样。”

这话一出,旁边几个同样参赛的静湖常客不乐意了。

其中一个坐在丁一左侧不远处的钓友,脸色有点难看。

他今天特意带了提前购买的,小卖部三百块一包的饵料,就是为了在比赛里拔得头筹。

三百块的也是他经常使用的,平时钓鱼的时候效果拔群。

可开赛到现在快半小时了,他才上了三条鲫鱼。

而丁一的鱼护里,少说也有二十多条了。

“邪门了!我这三百块的,效果还不如他那一百块的?”

那钓友嘀咕着,手上开饵的动作都慢了下来。

“早知道我也买一百块的了,还省钱。”

王宇在观赛区听着这些议论,心里暗笑。

系统出品的饵料,分的很细。

【小个体鱼贪吃饵料】(100元),针对5kg以下。

【中个体鱼贪吃饵料】(300元),针对5kg-10kg。

【大个体鱼贪吃饵料】(800元),针对1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