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51章 红得发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红得发紫(2 / 3)

然的发展吧!”

诸闻武顿时有些失望,毕竟以陈光良现在的身份,特别是在舆论上的影响,若是再出力气推动这件事,那么三轮黄包车就能最快的速度淘汰人力黄包车。

听说这位最近卖了上百幢洋楼,看来是赚了大钱,所以对这种事不再有足够的上心。

“也是,该做的舆论都已经做了,接下来顺其自然了。”

陈光良回过头,说道:“诸老板可以自己再想想办法,毕竟群策群力嘛!”

诸闻武一愣,毕竟他一开始在三轮黄包车的推广上,都是严重依赖陈光良,所以没想过太多。

随即,他说道:“好,我再努把力!”

同昌车行制造厂,将在7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届时一个月就能生产400辆自行车、400辆三轮黄包车,产能可不小。

陈光良又说道:“就是嘛,而且除了沪市的市场,周边城市也是很大的,同昌车行制造厂肯定不缺订单的。”

不一会,50名车夫全部来到现场,他们都是经过培训的车夫,骑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大家看到新车也是非常高兴,他们早就听说,骑上这个三轮黄包车,接客的几率大增,每月收入也是高了不少。

“出发”

随着拍摄完照片,陈光良一声令下,一众车夫鱼贯而出车行。

拍照是老传统了,这些照片和资料,以后都要带走的,一直保存下来。

送走诸闻武后。

陈光良召集何向东、周兴高两人,到办公室问话。

“现在各大车行对于三轮黄包车的态度,如何?”

想当初,长江车行的黄包车是遭到一些车行的抵制,甚至出现两次故意砸车事件。

当时陈光良并没有发起直接的反击,而是大肆在报纸、车夫圈子里面散播各种舆论,至于十辆三轮黄包车全部损失又何妨!

周兴高马上说道:“反正所有的车夫都不抵制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车行能购入三轮黄包车,基本上都被活不过四十岁给吓倒了!这样一来,我们的三轮黄包车在路上,基本上不会受到来自车夫们的压力,相反他们还会给车行一些压力。”

何向东点点头,补充道:“各大车行自身也受到各种压力,包括政治人物、知名人士等的言论,纷纷要求大家采购三轮黄包车,以此解决这个‘人道主义’的问题。所以说,三轮黄包车将是后面的大势所趋。”

还行,效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充分说明那800辆三轮黄包车的订单,是各大车行的一个‘试验’,等这些车上路后,接下来一切都顺理其章了。

陈光良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再订购第三批三轮黄包车,数量是200辆,晚点你们拿出方案来。特别是关于车夫的分红减少,一定要说清楚。”

何向东立即说道:“我已经在车行提前进行舆论宣传,更何况我们将旧车一卖,一辆三轮黄包车也就多出80元的支出而已。”

旧车可以卖给跑野鸡车的,一辆五十大洋可以。

再加上长江车行从工厂拿车只需要130大洋(其它车行得150大洋),所以支出成本仅80元。

差不多是一辆车的4个月不到的租金收益!

陈光良又说道:“既然如此,争取今年全部换成三轮黄包车,早一点换,就早一点让大家吃到真正的红利,比如:省力、接客率高等。等后面大家都换了,这些优势就少了。”

“好的,我尽快拿出方案来!”

陈光良又思考了一下,说道:“再安排一件事,调整租金的事情,可以考虑将整天的租金降低至9角。三个班还是,但具体的降租方式,你们拿出个方案来!”

以前他们是在效率上高出其它车行,但租金并不便宜。

如今陈光良已经赚够很多钱,所以适当的拿出一些‘仁政’来,是很有必要的。

何向东和周兴高的表情各异,一人欢喜,一人肉痛。

“好,晚点我和大家讨论一下具体的方案。”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陈光良神伸懒腰,生意上的事情总算又解决一个。

从5月下旬开始,长江地产在愚园路的新项目(五个地盘、122幢洋楼)陆续开始动工,陈光良都有亲自到现场监督和指挥。

“陈老板,愚园路东段的地皮都很贵,基本都要2万一亩,若是地皮还靠着靖安寺路(南鲸西路),价格至少都要3万每亩以上。”地鳖虫王左义再次找到陈光良,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本,陈光良想给《东方日报》找个好总部地皮,所以考虑在愚园路东段(和靖安寺路平行重合的部分)。

“这么贵?”陈光良也有些意外。

王左义说道:“可不是嘛,其实也有陈老板你的原因,现在愚园路这边是一天一个价格,西段都要6000,中段更是上万了。”

好吧,原来地皮再次被炒作起来。

其实哪怕是在前世,南浔富豪顾联承(顾氏第三代)在南鲸西路及愚园路的中间(靖安寺西边一点点),购入一幅六亩的土地,足足费了六七十万白银,大概是在1930年的样子。这幅地皮,后来建成大名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