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你说的惊喜?”
收到都中密报,老实人夏玄灵也是怒了。
丢人啊。
宁城一点没乱不说,反倒红莲教损失惨重,曝光在世人面前。
“这只是个意外。”
花息还在嘴硬,“谁能想到,宁城突然搞什么整肃风纪行动。不过好在只有三名弟子被抓,还有两名弟子仍旧潜伏。翠云也没被暴露。”
“这有什么区别吗?”
夏玄灵是不喜欢处理庶务,但他又不蠢。
“公子放心,一时的失手,阻止不了圣教。下一次,圣教定会在宁城掀起新一轮的动乱,给乾宁君致命一击。”花息赶紧找补。
“都暴露了,还来?”
夏玄灵莫名有点后悔,总感觉这红莲教像极了草台班子。
“公子放心,那三人,活不到都中的。”
花息眼中闪过一丝冰冷,“圣教有着一整套严苛的保密机制,哪怕一次两次失手,也绝不会牵连出其他弟子,确保其他人可以继续潜伏。哪怕暴露,也绝查不出什么来。”
“最好如此。”
对于雍国公,夏玄灵打心底地惧怕。
如果不是钧天剑阁不允许王家第五境老祖住在天玄峰,夏玄灵甚至都不可能答应花息。
书房。
夏衍将写给师兄赵琦的信折好,盖上灵印。
夏玄灵突破第四境的消息已经传到宁城,一些世家豪族临阵退缩,正好给了他筛选合作者的契机。本身夏衍也没打算让渡太多权益。
给远在钧天剑阁的师兄赵琦去信,是想打听一下夏玄灵情况。
他总感觉老七不太正常。
“主君,将军都到齐了。”
黄阁主簿张平提醒。
“走吧。”
夏衍顺势将信递给张平,“尽快寄出去。”
“唯!”
张平恭敬接过信函。
正堂。
李唐,岳宁,龙盛以及罗元庆都已到齐。
还有新进上任的军师祭酒韩楚。
李唐是昨日才率领巡防营返回宁城,比夏衍晚了五天。
举行军议,除了讨论军队整编、将领任免以及后续作战方略,也是趁机将韩楚正式介绍给诸位将领。短短几天,韩楚已经突破到脱胎境初期。
可谓是厚积薄发。
李唐诸将对韩楚自也不敢轻视。
倒不是说折服于韩楚才华,而是笃定主君识人用人之能。
军议开始。
夏衍便宣布一系列将领任免。
擢升李唐为巡防营主将,领虎贲校尉衔,夏衍不再兼任。
“谢主君提拔!”
虽有预料,李唐还是难掩激动神情。
他也终于是一营主将了。
随着秦翼被任命为玄甲营主将,夏衍再兼任巡防营主将已经是不合适。
该放手时就放手。
李唐一路走来,从百将到参将,再到副将,足以胜任主将一职。
谁也没有异议。
随着李唐晋升,原罪奴营副将龙盛调任巡防营副将,勋职也由之前的骑都尉,擢升为轻车都尉。等于也是升了一级。
罗元庆升任罪奴营副将,领骑都尉衔。
“谢主君提拔!”
龙盛、罗元庆齐齐出列,抱拳行礼。
“明年开春就将进行大扫荡,诸位可有什么良策?”
夏衍向来喜欢考虑长远。
虽然外界都在笃定,封君府扫荡群寇,收复全郡已成定局,但夏衍本人却不能这么想,那是会死人的。没拿下阳平关之前,境内匪寇还有退路,还算安分守己。
如今退路已断,难保不狗急跳墙,搞出什么事情来。
这些个匪寇单独拿出来或许不值一提,可真要团结在一起,对于宁城绝对是个巨大威胁。
甚至都有阴沟里翻船的可能。
越是到了这个关键时候,就越要谨慎,事事谋划在前。
“末将以为,眼下最大难题,便在于兵力分散。”
李唐率先发言。
封地甲士规模接近两千七百人,却被迫分散在宁城、葛阳县、广宁县以及阳平关四地,不仅无法集中兵力,还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偏偏这又是无解的难题。
葛阳县、广宁县,哪一个都不能放弃。
为了防备瓦岗寨可能的偷袭,驻守阳平关的玄甲营,甚至都无法参与到大扫荡中去。
真正能够调动,用于大扫荡的,只有驻守宁城的巡防营跟罪奴营。
就这。
都还是沾了黑羽营的光。
“为了增强葛阳县、广宁县驻军实力,末将建议,从巡防营抽调两百甲士,分配调配给两县城防营,以防匪寇狗急跳墙。”
李唐也很有大局观。
为了组建玄甲营,巡防营被抽走近三百精锐甲士。
好在后续又从罪奴营,以及黑云寨、瓦岗寨降卒中,补充了一批作战英勇,品格良好者,使得巡防营甲士规模维持在九百之数。
现在又要抽调两百甲士。
可不调又不行。
葛阳县、广宁县两地城防营,眼下只有区区三百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