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力卜藏猛地拍打案桌,他顿时勃然大怒道:“荒谬,这伏俟城乃是我大蕃疆土,本将军守的是大蕃之城,岂有弃城而走之理?”
“尔等大夏背信弃义,趁我大蕃不备兴兵犯境,不但夺走河陇之地,如今又是兵临青海,竟还敢在此大言不惭,妄谈仁义?真是恬不知耻!要我让城?除非从我绮力卜藏的尸体上踏过去!”
马燧见到绮力卜藏这般激动,他依然试图据理力争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本使实在不敢苟同。这伏俟城本是吐谷浑国都,何时成为吐蕃疆土?不就是昔日吐蕃强盛之时,强行夺取而来!”
“至于说我大夏背信弃义,挑起战端,那就更是无稽之谈。分明是你吐蕃趁着中原内战之际,不顾盟约,趁火打劫,强占河陇诸郡。我家陛下兴王师,复旧土,此乃堂堂正正之师,何来背信弃义之说?”绮力卜藏霍然起身指着帐外说道:“夏使休要在此巧言令色颠倒是非,你现在就回去告诉张忠志和王武俊,有本事就来攻城,想要伏俟城就用你们夏人的血来换!”
下一刻,他不再给马燧任何说话的机会:“送客!”
马燧见到绮力卜藏情绪激动,显然无法理性沟通,他也知道再谈无益,只得拱手道:“将军保重,望你好自为之。只是今日之言,还望将军三思,莫要逞一时之勇,而致千古之憾。”
这话说完,马燧在吐蕃武士驱赶下走出伏俟城。
他回去后立刻把面见绮力卜藏的详细经过,尤其是其坚决拒降的态度,原原本本向王武俊进行汇报。王武俊听完唉声叹气说道:“这绮力卜藏果然是个硬骨头,如此看来劝降之路已绝,只能快马加鞭禀报节帅,请他定夺下一步行动。”
张忠志接到王武俊的消息后,他留下五千夏军驻守在神威军城,用以驻守城池和照顾伤员,自己亲自率领两万夏军赶往伏俟城。
在张忠志带兵赶往伏俟城路上,河西节度使薛嵩带着三万步骑前来助战,两路大军会师后兵力高达五万大军,在兵力数量上呈现压倒性趋势,随军又是携带着大量攻城器械。
随着张忠志和薛嵩两路大军兵临城下,这就意味着绮力卜藏迎来他的末日。
绮力卜藏率领六千余名吐蕃将士誓死抵抗,可在夏军连日猛攻之下,伏俟城仅仅三天时间便已宣告失守。
以绮力卜藏为首的六千余名吐蕃将士全部阵亡,而在兵强马壮的情况下,夏军将士付出两万人的伤亡代价,这才顺利攻占伏俟城。
在夏军将士接连攻取神威军城和伏俟城后,驻守在龙驹岛应龙城的一千吐蕃将士选择投降归附,自此青海湖畔完全纳入大夏疆域。
仆固名臣在攻打伏俟城过程中也是拼死而战,他麾下三千精骑伤亡过半,因此立下不小功劳。张忠志在大战结束后把伏俟城交给仆固名臣,以其地为青海都督府的治所,自己跟薛嵩带兵返回驻地。虽然张忠志按照约定把伏俟城交给仆固名臣,但是青海湖东岸的神威军城仍然攥在手里,并且留下五千夏军屯田戍边,这明显是在防范于未然。
要是仆固名臣有朝一日真敢造反叛夏,那么夏军便能直接从神威军城出兵横扫青海湖畔,这一路上无险可守,能够较为轻松打到伏俟城。
在张忠志拿下青海湖畔之时,西域地区意外传来大捷。
李归仁在神武四年趁着秋高马肥,他率领三姓葛逻禄和沙陀处月部,从北庭都护府出发南下劫掠交河郡,结果正好撞上龟兹王弟白孝德所率领的西域唐军。
原来李做见到北庭都护府丢失后,他赶紧动员起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四镇兵马,同时调动交河郡的天山军,共计集结两万精兵。
这两万精兵在白孝德的带领之下,本来是想要在秋收过后,出其不意进攻北庭都护府的金满城。不曾想到李归仁带着五万胡骑南下劫掠交河郡,白孝德误以为计划泄露,于是率领两万精兵进行迎战,双方大军在交河郡龙泉馆一带展开激战。
就在两军掩杀过程中最激烈时刻,李归仁亲率八百同罗骑兵冲入敌方中军,于万军丛中斩杀唐军统帅白孝德,进而击溃这两万西域唐军。
西域唐军在这场大战中损失惨重,不但主帅白孝德死于非命,就连交河太守李诱璋也是跟着丢掉性命,两万精兵活着逃出战场不足一千人,其余非死即俘。
李绣璋可不仅仅只是交河太守这么简单,他还是北庭藩镇的天山军使,此战失利导致驻守在交河郡的五千天山军全军覆没。
李归仁本来只是想要劫掠打草谷,可他见到唐军损失这么严重,干脆发兵席卷交河郡,高昌,柳中,交河,天山,蒲昌五地县令吓得纷纷主动请降。
隔壁的伊吾郡见状同样跟着遣使归降,西域地区的交河郡和伊吾郡至此归附大夏朝廷,残唐势力仅仅只剩下安西都护府。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在含元殿陆续收到两份大捷,他顿时开心得大笑出声:“凉国公真不愧为同罗猛将,真没想到他凭借三姓葛逻禄和沙陀处月部,便能为我大夏收复交河郡和伊吾郡。”
阿史那承庆脸上露出淡淡笑容,他郑重其事问道:“陛下,凉国公向朝廷请求经略安西都护府,希望借此机会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