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至隋唐时期,所有爵位在历朝历代都是世袭,只不过这种世袭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世袭罔替,另外一类为降等袭爵。
世袭罔替即是继承父辈原来的爵位。
降等袭爵则是继承父辈爵位的同时,必须降等才能承袭。
例如唐中宗李显曾经册封崔玄暲为“博陵郡王”,可他这爵位无法世袭罔替,故而其子崔璩降等袭爵后变成“博陵郡公”。
大唐朝廷爵位分为九等。
一等为王。
二等为嗣王、郡王。
三等为国公。
四等为郡公。
五等为县公。
六等为县侯。
七等为县伯。
八等为县子。
九等为县男。
虽然大唐朝廷在爵位制度上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功臣还是宗室,大部分人爵位皆为降等袭爵,五世而除,但是问题在于食邑不因爵位降等而减少,搞了半天还是治标不治本。
直到李隆基登基为帝以后,他大幅削减功臣和宗室的封户,不再轻易赐予功臣食邑,这才总算做到标本兼治。
然而李隆基在食邑制度上实在有些矫枉过正,就连王忠嗣这种拥有灭国之功的盛唐名将,终其一生也没得到食邑赏赐,反倒显得过于抠门。
如今姜天骄想要通过封爵分土换取各路节帅的兵权,那他就不可能太过吝啬,毕竞在楚汉争霸中项羽死后爆金币,这都能爆出五个列侯。
杨喜抢到项羽左腿封为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
王翳抢到项羽头颅封为杜衍侯,食邑一千七百户。
吕马童抢到项羽零碎骨肉封为中水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吕胜抢到项羽左臂封为涅阳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杨武抢到项羽右脚封为吴房侯,食邑七百户。
这五个列侯能够得到这么丰厚赏赐,从这里就能看出汉高帝刘邦确实是个出手阔绰的人,往后帝王再也无人像他这般大方。
大唐开国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元年册封他为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这跟汉高帝刘邦比起来就显得小家子气。
洛阳城,崔府。
阿史那承庆离开皇宫后来到崔府拜访崔乾佑。
本来崔乾佑是在淮南道担任采访使,随着当地局势稳定下来后,姜天骄立刻把他征召到洛阳担任左骁卫大将军。
崔乾佑倒也不敢违抗姜天骄的旨意,更何况他现在已经有了软肋,行事作风自然不像以前那般肆无忌惮。
阿史那承庆跟崔乾佑关系非常不错,他拎着礼物上门拜访。
崔府奴仆见到阿史那承庆身穿三品紫袍,他迎上来肃然起敬问道:“不知尊驾何许人也,可否通报姓名?”
“禀报你家主人崔乾佑,就说阿史那承庆登门拜访。”
阿史那承庆面露笑容说道。
崔府奴仆得知来人竟是当朝宰相,他恭恭敬敬说道:“还请相爷在此稍后,小人立即进去通报!”“去吧!”
阿史那承庆微微点头说道。
崔乾佑听到阿史那承庆前来登门拜访,他立刻带着夫人李冶出来相迎,彬彬有礼微笑道:“相爷来访,真是折煞崔某啦!”
阿史那承庆突然注意到李治,她身上穿着华丽无比的青色纱裙,头戴步摇金簪,配上她的精致脸蛋以及曼妙身材,肌肤犹如凝脂一般白皙滑润,近距离观察下硬是没有找出任何缺点。
“崔将军,不知她是?”
阿史那承庆若有所指问道。
崔乾佑脸上露出温柔之色,他一脸笑意解释道:“相爷,这是我的夫人李治,字季兰。”
“夫人?”
阿史那承庆不禁哑然失笑道:“看来崔将军这是遇到相爱之人,正所谓贤妻配良夫,真是让我羡煞不已!”
崔乾佑笑意盎然说道:“相爷,这外面天气太热,还请到府中歇息吧!”
“好!”
阿史那承庆跟随崔乾佑脚步走入崔府。
崔乾佑亲自把阿史那承庆请到府中凉亭,他面带微笑问道:“崔某这才刚刚回到洛阳,相爷便已上门拜访,不知可有什么要紧之事?”
阿史那承庆意味深长笑道:“崔将军,我是来向你道喜的。”
“哦,喜从何来?”
崔乾佑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阿史那承庆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我刚刚从皇宫出来,安守忠和蔡希德已经攻取成都,李氏父子服毒身亡,再过不久前线大军就会班师回朝,陛下准备要封赏有功将士,尤其要为功臣们封爵分土。”“陛下特地把功臣们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功臣封为国公,二等功臣封为郡侯,三等功臣封为县伯,按照功劳大小赐予食邑。崔将军你是位居一等国公,莫非这还不是大喜吗?”
崔乾佑眉头紧锁反问道:“一等功臣就是国公,那有多少人得此殊荣?”
“五个人!”
阿史那承庆提前把消息透露给崔乾佑,他面色平淡说道:“仅仅只有五个人得此殊荣,因功获封国公之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崔乾佑听到只有五个人获封国公之位,他紧绷的眉头瞬间放松下来,皮笑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