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16章 不要再东拉西扯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不要再东拉西扯了(1 / 2)

李抱真见到李观竞敢侮辱太上皇,他顿时拍案而起怒骂道:“好你一个赵郡李氏的名门子弟,不但做着叛国之事,竞然还想着弑君,你眼里究竟还有没有「忠贞’这两个字?”

“忠贞?”

李观一脸戏谑看着李抱真,他眼底闪过不屑之色说道:“安将军真好意思跟我说这话吗?”“本将姓李!”

李抱真怒火中烧纠正道。

李观觉得李抱真已经无药可救,他不屑一顾嘲讽道:“你为了效忠大唐天子,竟然连祖宗姓氏都能改掉,你还有什么脸面跟我提及忠贞?”

“你的始祖本来是安息国人,在北魏时期这才迁居凉州之地。直到后来大唐取代大隋,你家先祖安兴贵协助唐军平定李轨有功,这才累拜上柱国、右武侯大将军,封爵凉国公,赐帛万段,食邑六百户。”“安将军,莫非你还要我继续再说下去吗?”

李抱真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实在没想到李观居然对自己祖辈这么了解,仅仅只是通过先祖安兴贵便能知晓始祖乃是安息国人。

李晟觉得李观实在是欺人太甚,他毫不客气怒斥道:“燕使,我朝李栖筠也是出自赵郡李氏,可他怎么就没像你一样投降叛军呢?”

“说到底是你玷污赵郡李氏的门第,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乱臣贼子终究是乱臣贼子,你的良心始终都会感到不安。”

李观不以为然反问道:“你是在骂我们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的祖宗吗?”

“不要再东拉西扯了,我是在你说!”

李晟直截了当怒斥道。

李观故意阴阳怪气说道:“我看你是在指桑骂槐侮辱祖宗吧?你我始祖李昙本是赵国人,可他怎么就跑秦国为官了呢?”

“我李观从来没有食过大唐朝廷的俸禄,我也曾经想过报效大唐朝廷,奈何天子以野无遗贤的名义把我拒绝掉,按照你的意思是我罪该万死了?”

李晟实在没想到李观之前竞然是个未入仕的布衣,这下导致现场气氛变得十分尴尬。

一个从来没有食过大唐俸禄的人,你根本无法要求他去效忠大唐。

李观也不是要来跟他们吵架斗嘴,而是真心想要劝降城内唐军,于是苦口婆心劝谏道:“两位将军,不妨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这大唐江山还有救吗?还有必要为了李氏皇族再拉着这么多人去陪葬吗?”“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若非如此,昔日太宗皇帝岂能登上大宝?还是说你们认为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从魏晋至今已经过去五百多年,改朝换代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连这太阳都有落山的时候,为何你们就不肯认清这一现实呢?”

面对李观这般苦口婆心的劝谏。

李抱真和李晟两人思想则是截然不同,在他们眼里造反就是造反,无论你再怎么给自己洗白也是没用的。

只要没有效忠大唐天子,那么自然就是乱臣贼子,纵使以往立下再大功劳那也无济于事,这是要钉在历史的耻辱墙上,受到千夫所指和万人唾弃。

李抱真和李晟两人彼此交换着眼色。

李晟突然变脸感慨道:“听君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只可惜军中将士个个都是宁死不降,纵使我们有意归附,那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说服。”

李抱真自然知道李晟是要拖延时间,他跟着唉声叹气说道:“燕使,不妨给些宽容时日,让我们两人去说服军中将士。”

李观误以为他们是真心要降,旋即满口答应下来:“这不是问题,容我先回去禀报一声,如此才能确定宽容时日。”

“好!”

李抱真和李晟两人纷纷起身礼送李观离开。

李晟看着李观骑着战马离开城池。

他的脸色由晴转阴,随即对着身边李抱真说道:“绝对不能让他接触到其他将士,此人善于蛊惑人心,我就怕将士们经受不住考验!”

李抱真攥紧拳头说道:“是的,在这国难当头时刻,我等将门子弟需要经受住考验,绝不能像他李观那样无情无义,自以为没食过大唐俸禄就能不用效忠大唐朝廷。”

“若是没有太上皇在位治国四十四年的太平盛世,他李观还能活着长大成人?就凭这些恩情他永生永世也还不完,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可这李观竞敢当着你我之面羞辱太上皇,若不是要帮助伤兵们拖延时间,我真想把他碎尸万段。”李观还不知道李抱真和李晟是拖延时间,他回到大营中去跟李怀仙进行禀报。

李怀仙早已在营帐等候多时,他看见李观进来后问道:“这趟使者还顺利吗?可有打探到城内唐将身份?”

“卑职还不算辜负将军所托。”

李观脸上露出洋溢笑容,他郑重其事说道:“城内唐军主要是由李抱真和李晟两人统领,他们本来是不愿意投降的,后来在我再三劝谏之下,这态度才勉强松动。”

“只是唐军跟我军有血海深仇,他们两人希望能给些宽容时日,这样才能去说服军中将士。”李怀仙害怕这是拖延时间的诈降之计,可他更怕攻城引起唐军誓死抵抗,旋即对着李观反问道:“你觉得应该给他们多少时日为好?”

“半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