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古代小食光> 天生的本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天生的本事(2 / 2)

新做的蓝色细布短衣,四处同人打招呼。乡里人要干活,大多穿的都是短衣和裤儿。唐氏和季老娘不可能委屈自己莺姐儿穿得太过寒酸,就是这短衣是拜师必须的,两人和花生也铆足了劲往上缩边绣花,就是裤子也专门给她做的城里时行的裙裤,行走间如波浪般散开,露出褶子里几样花色和鸟雀儿,惹得一些家里有待嫁闺女的妇女不住地看。

这样的布她们看得出来,不算便宜但也不贵,就是那些鸟雀花色,手巧些的媳妇也做得出来。

要是学了回去给女儿做了压箱底,去了婆家穿出来也好看,还不耽误干活J儿。

唐氏要忙着给帮女儿给彭祖进香,这起子事便都交给了花生。花生收下几颗果子、卤菜,还专门来寻宋莺拿主意,要是她不让教那就算了。

宋莺没把这裙子当回事,城里市井人家的姑娘穿这裙子的比比皆是,又不是什么难事,便让她自己收着别人送她的礼,仔仔细细地教给乡里想学的妇人。因为这个,宋莺在十里坡妇人群里也有了大方之名,就连一些没跟她打过交道的人,跟别人谈话间都愿意带出她和姚老娘的事来,笑道:“要是你家娘子胃口也不好,以后搞不好机缘还要落在莺姐儿身上。”宋莺不知道这些事,她忙得浑身冒汗,两条腿都快跑细了,才赶在中午时刻跟着唐老爹一起去了唐家后院长满了青苔,似乎久无人打扫的小祠堂,对着里头一块排位恭恭敬敬地磕头叫了师父。

唐老爹跟女儿不同,他和季老娘对主支的人感情不深,能给那些人立了牌位就觉得对得起往日的情分了,至于上香,一来面对横死的人疹得慌,二来他们也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事,所以这么多年都很少过来。唐老爹指着牌位道:“这就是你表姨,也是你师父。以后你每年腊八节,不管人在哪里,都得记得给她烧钱。”

宋莺点点头,又给师父上了柱香,盯着牌位看了会儿,不知为何,那牌位上除了唐纯的父母,只有唐纯两个字,显得光秃秃的,她就呀了一声,道:“我师父没成亲呀?”

唐老爹点点头笑,“她说生孩子耽误功夫,所以不愿意成婚,性子古怪得很。”

宋莺听了却很崇拜唐纯,道:“那我师父一定是有大志向的人了,不然一姑娘怎么会连家也不成孩子也不生?"古代要这么干可不容,她觉得唐纯可能同范娘子一样是个奇人。

看着小孙女亮晶晶的眼神,唐老爹和唐氏嘴角都动了动,但这时说起旧事为时尚早,还是宋文摸摸闺女的头小道:“拜完了师父,去院子里一起玩吧,明儿咱们就回家去了,好好跟小伙伴道个别。”宋莺很喜欢十里坡,听见要走还有些舍不得,但他们已经出来小十天了,再不回去宋老爹和李老娘该急了。

宋莺只能恋恋不舍地抛开师父的事去了院子跟小伙伴一起玩。今天,跟着宋莺挣了不少钱的萝卜头也带了一些东西来贺她拜师。孩子间送的都不是贵重东西,无非路上看见的一朵花儿,早上摘过来的巴掌大的肥蘑菇,家里吃剩的瓜子儿什么的。宋莺一一让花生收了给她放屋里去,打算明儿回家叫了巷子里的猢狲一起看,让他们知道知道自己在乡下人缘有多强。唐俗则在一边盯着这个小表妹心里不停地转。他在家里很多年了,每年祭祖唐老爹都是带他去唐家祖坟,方才莺姐儿去的小院子,他知道是祠堂,但家里人却从来没带他进去过。以前他还怀疑过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是亲生的,所以老爹老娘才不让他去祭拜。

可这么多年了,家里也没其他人进去过啊,慢慢的唐俗就把这事给抛到脑后去了。

今日唐老爹不带莺姐儿去祖坟而单独开了这间屋子便又勾起了唐俗心事。如今他大了,不再忧心家里不把他当亲生的,胆子也就更大了。再看向宋莺,唐俗便笑着轻声问道:“莺姐儿,你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回来呢?是家里不让你和月姨回来吗?”

宋莺迟疑着点了点头,要是旁人她还能拿话糊弄糊弄,但唐俗是真不好骗,未免惹出事,她就只能说了实话。

说来也怪,平日里琴姐儿和她都是撒谎成性的人,可一对着唐俗便总能不知不觉地说了真话。

宋莺就同他分析,其实宋老爹和李老娘并不是嫌贫爱富的性子。好吧,李老娘可能有一点儿,但也不是刻薄得不许儿媳妇回乡探亲的人呐。她犹豫着说:“可能祖父祖母对咱家有点误会,现在想是误会已经解开了,过去的事儿你别放心上了成吗?咱们是自家人,糊涂着过才好,掰算清楚多没意思。”

唐俗知道莺姐儿是怕他记恨宋家,便笑:“我比你大三岁多,还能不知道这个?不过随口一问,惹出你这许多话。”当然他也看出来了,宋莺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要想弄清楚这事,还得日后从老爹老娘身上下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