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102章
[你拿着我,我拿着你,这样便能时常看到对方。]刹那间,喧嚣人潮退却,欢声笑语、缭乱灯影化为模糊流动的光影。旧日景象一一浮现,记忆如海浪涌来。
祝无执睫毛颤了颤,脸色愈发苍白。
温幸妤见他怔愣在原地,目光探究:“可是想起什么了?”祝无执骤然回神。
他轻轻摇头,神情看起来有些失落:“只有些许零光片羽,非常模糊。”顿了顿,目光定定落在她脸上:“记忆里……仿佛和心爱之人买过一对泥人。”
听到那句“心爱之人”,温幸妤有一瞬怔忡。璀璨的灯影落在祝无执眸中,映出细碎温柔的波光。她呼吸微乱,侧过脸避开他的目光。
沉默了一会,才道:“前边人少些了,说不定有地方吃饭,走罢。”“好。”
祝无执点了点头,和她并肩顺着人流往前走。寻到一家有空桌的食肆,两人用了些茶饭,便回家去了。香坊的生意这几日格外忙,温幸妤累得够呛,回到家中陪了会辛夷,就沐浴睡觉了。
夜色深沉,一轮明月悬于天际,清辉笼照四方院落。清风拂过,墙角翠竹在地上投下疏疏落落的碎影。西厢房门扉被无声推开,一道人影悄然步出。行至院墙边,他提气轻身,足尖在墙头一点,悄无声息翻落墙外,身形融入夜色。墙外小巷月色戚戚,祝无执走到转角的槐树下,冷声道:“出来。”下一瞬,两个暗卫无声出现,朝着祝无执恭敬欠身,"陛下。”祝无执嗯了一声,扫过两人的脸,才发现曹颂也在。他道:“为何不提醒朕?”
曹颂旁边的暗卫尚且年轻,闻言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属下以为您是装的……
曹颂也轻咳一声,补充道:“四月底您受伤失忆,属下得了信,以为您是为了挽回温娘子故意为之。”
祝无执:”
他懒得跟这俩个蠢东西计较,面无表情道:“近日朝中如何?”曹颂神情严肃起来,回道:“一切按计划进行,您'失踪'的前半个月,属下和王都知以您染了风寒为由,不上朝不见任何人。”“不久有官员质疑,裴三戴人皮面具扮成您的模样,召见了几个大臣,而后再次称病不出。”
“属下来之前,朝中/出现您失踪的传言,皇城司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些疑之人。”
说着,从怀中取出个折子,双手递过。
祝无执接过打开看了,上面是那些官员的异常之处,以及姓名官职和家世背景。
他把折子还回去,淡声道:“继续按计划行事。”曹颂和另一个暗卫躬身领命,犹豫了一下,问道:“陛下,您打算何时回京主持大局?”
祝无执沉默了一瞬:“再等等。”
年轻暗卫好好奇道:“陛下是为了温娘子吗?”祝无执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只道:“退下罢。”曹颂和年轻暗卫足尖一点,踏上房檐,身影没入黑暗。巷中重归寂静,祝无执在槐树下站着,垂眸静思。四月底那夜他收了匣子后,次日又得了密信,言之前一心腹朝臣生了异心,或跟辽人有牵扯。
若是其他朝臣,随便寻个理由剥了官身即可,可这人随他打天下,满朝文武都知晓是他的心腹重臣。若是处理不当,会寒了其他臣子的心。还有很重要一点,祝无执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这人背后恐怕还有条大鱼。为引蛇出洞,他支开了所有暗卫,独自策马回京,果不其然刚出慈州八十里,就有二十多个死士将他团团包围。
祝无执想着将计就计,失踪诈出真正的幕后主使,还能顺带清理一批有异心的朝臣。
那些刺客步步杀招,功夫极好,围困他时还有阵法,祝无执受了重伤,才把刺客反杀。
他强撑着骑马回到慈州,在昏迷前到了温幸好家门不远处的巷口。至于为什么失忆,其实祝无执也说不清,和刺客打斗时他并未伤到头。按照大夫的说法,应该是磕到了哪里。
朝中这些变故,对于祝无执来说并不算大事。望向不远处的院门,有灯笼挂在檐下,在夜风中轻轻晃动。他叹息一声。
在他眼里,真正的大事是取得原谅,挽回感情。大
暑风停,蝉鸣不绝。
夕阳斜照在院角树梢,斑驳的金影落在树下的石桌上,像碎了的星子。祝无执坐在石凳上,执一卷《诗》,给一旁的辛夷耐心讲解。他指尖轻点《汉广》篇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句上,声音温和沉缓:“这南方的乔木虽高,却不可在树下歇息;汉水之滨的游女,再是思慕,也终究难…
说到末尾,他声音变得飘渺。
辛夷仰着小脸,觉得叔叔好像变得有些哀伤。她道:“叔叔,这′不可求思,是想要却得不来的意思吗?”祝无执回过神,眸中闪过一抹苦涩,正欲解释,目光掠过侧前方院门,忽然一顿。
院门处,露出一角天青色裙摆。
祝无执缓缓垂眸,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那句不可求思。“是这意思。譬如那江汉广袤,即便伐尽薪柴,也难成筏渡水;纵有满腔思慕,亦如……”
他顿了顿,指尖停顿在“不可方思”四字上,终是未将譬喻说尽,化作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终是隔水难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