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大汉女侯> 刘彻穿原历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刘彻穿原历史(1 / 5)

第114章刘彻穿原历史

元封六年,春。

正是乍暖还寒时,冬雪尚未消散,雪底已长出点点绿芽。这个季节,天色亮得很晚,更鼓声声响起,百姓和官吏们却依旧沉睡在温暖的梦乡之中。可能是年纪大了,觉少,刘彻卯时初(早上5点)就起了,先按例做一套五禽戏强身健体,沐浴后开始用朝食。大早上干了一箩筐的事,才刚天亮,今日没有朝会,所以在太阳完全升起,将环境中最后一缕暗色驱散时,刘彻坐书案前开始处理今天的政务。

先拿了闻棠给他上的奏疏,闻卿每天两眼一睁,就是要钱,说是想给西域都护府送去一批新的武器和装配,但她拿钱办事,能解朕忧,所以刘彻直接准奏。还有苏武带着一位刘姓宗室使者开了新的地图,持汉节为使,合纵于城郭诸国,固大汉之邦业,新和一个叫做“身毒"的国家建交。新相交的外交国遣使送来各种香料、地衣毛毯、胡椒等礼物,刘彻看了一圈名单,没什么感兴趣的,结果大概率是在府库中吃灰。当年张骞第一次从西域回来,就提起曾在身毒国的集市上看到大汉的邛仗,没想到过了将近二十年,才终于开通,苏武开通身毒国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坎坷,不过大汉火力专治各种坎坷和不服。这位刘姓宗室今年才十七岁,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吴楚七国之乱时刘戊造反失败后自杀,虽然他那一派的刘姓宗室有幸存活,但日子过得都不太好,刘解忧一点儿刘戊的光没沾上,但他造反之后的牵连却没少遭受。与其每天在暴室中染布做活,被人奚落,还不如搏一搏,去西域挣个功名,至少能脱去自己身上恶名。

从今以后,她不再是罪人之孙,也不会是和亲公主,而是持有汉节出使各国的汉使。

好歹有点血缘,刘解忧离开长安的时候,刘彻还召她来未央宫见了一面,观其谈吐,是个稳重有决策的人,属于新注入西域的新鲜血液,都护府有那几个人镇着,简直固若金汤啊!

西域这边,刘彻很省心,但是河湟诸羌那边却总是一年半载造个反,添个乱,虽然每次规模都不大,但算是如今大汉版图中最不让刘彻省心的地盘了。倒不是说赵充国的能力不行,他的“抚剿并用,屯田戍边"策略让西北边境整体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稳定,不过羌人部落至少两百多个,其中总有一两个刺头不仅咬人,还膈应人!

闻棠:陛下,在处理羌人这件事上,唐王有个“羁縻府州”制度,要不您参考一下?

还有,仙人预言今年秋天会发生大旱,有蝗灾,朝廷对此,已经做了足够准备。

阳光逐渐升到日中,刘彻终于处理完今日政务。不出意料,今日西羌依旧占据最让刘彻闹心的政务之榜首。他在屋内坐得昏昏沉沉,腿也有些麻了,于是起身打算离殿,在未央宫中闲逛两圈散散心。

穿上大氅,推开温室殿殿门,这一瞬间,空气隐隐约约产生波动,凉飕飕的冷风扑面而来,刘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思绪清明不少……吗?眼前景象令他不可置信,刘彻停下脚步,然后抬头再看,确认许久,景物依旧没有消失。

面前有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台,直入云霄,看起来比柏梁台还要高耸,抬头仰望,一喜可见其上有一座高大的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明明刚刚还是一片宽阔,可如今却有一座高台凭空而起,想必一定是仙人为自己建造而成,刘彻美滋滋地想。

而后责问守在殿旁的小黄门:“这高台是何时出现的,为何不及时通知朕?”

小黄门:?

陛下这是修仙把脑子修糊涂了吗?高台建好之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他。不仅如此,他还喝了台上的第一杯玉露。

小黄门连忙下跪求饶:“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虽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也要赔罪。

刘彻急道:“高台出现之时,可有仙人出现?”小黄门:好了,确定了,陛下的确是求仙求魔怔了。“.…回陛下,高台建成之时,仙人并未现身。“小黄门瑟瑟发抖,试图挽救,“不过神仙之事缥缈莫测,需要积以年月才能办到,只要您心诚,终有一日会见到神仙的。”

看吧,在历史彻的发癫之下,一个小小的小黄门都精通骗皇帝之术。皇帝的事怎么能叫骗呢,应该叫做安抚!

小黄门:这是在安抚陛下,是好事一桩。

不过在闻棠的高超骗术之下,刘彻无师自通自我欺骗,认为仙人隐居天宫,不理红尘之事,不爱露面也是正常。

仙人露面越少,琅琊现身那夜便越能显出刘彻的权威性。兴许仙人赐下这座高台,就是想让自己能时时眺望未来的天宫生活呢。此时,另一位小黄门终于计算完毕,开口回答:“回陛下,此高台于九年两个月零十三天前建成。”

刘彻:?

这次懵逼的人变成了他。

看着这几张陌生的脸庞,刘彻心里起了怒气,官署到底是怎么办事的,傻子也能送来给朕当内侍吗?!

别说是九年前,刘彻清楚记得,这高台九个时辰前都没出现!“来人!"刘彻叫来一队郎卫,示意他们将这群记性不好的傻子丢出去,再给自己换上一批聪明伶俐的内侍。

期间还不忘记询问:“这高台是何时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