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养在东宫的女菩萨> (七十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八)(1 / 3)

第78章(七十八)

五月十八这日,天刚蒙蒙亮,清音便带着丹蔻离开了皇宫。马车在晨光中穿行,车轮碾过御道的声音格外清晰。丹蔻不时偷瞄自家姑娘的侧脸,见她神色平静,只是攥着帕子的手不时收紧。“姑娘,这一路颠簸,您从昨儿晚膳后就再没用过东西,要不要先用些点心垫垫肚子?”

丹蔻从包袱里取出油纸包着的桂花糕,拈起一块递过去,“今早秋棠姐姐特意让御膳房做的,还热乎着呢。”

清音轻轻摇头,目光始终望向窗外。

街边的早市已经开张了,蒸笼里腾起的热气与叫卖声交织在一起,鲜活的人间烟火扑面而来。

许是今日要去徐府的缘故,这两日她总会莫名想起从前在徐府的日子,记得那时候偶尔跟着杨姨娘出门,两人最爱在街角那家铺子买糖油果子,姨娘总会多要一份,说是带回去慢慢吃。

“吁一一"车夫一声轻喝,马车缓缓在琼林巷停下。清音透过车窗向外看去,巷口的老槐树比她记忆中又粗壮了些,枝头缀满新绿的叶子。

丹蔻先跳下车,转身要扶时,却见姑娘自己撩起了帘子。恰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几片红橙色的花瓣飘进了车厢里,落在清音的裙裾上。“是石榴花,今年开得早了些。”

清音说着,拈起一片花瓣,花瓣已经有些蔫了,边缘微微卷曲,却还留着淡淡的香气。

“姑娘,已经到了。"丹蔻见她出神,轻声提醒道。清音闻言,抬头望向不远处那扇熟悉的黑漆大门,往昔光可鉴人的铜钉如今爬满绿锈,门环上结着蛛网。她记得前年除夕,府里小厮忙着给这大门刷漆,谢氏还特意吩咐要用上好的桐油,说是要讨个"门庭光耀"的彩头。而如今,门楣上那块写着“敕造徐府"的金匾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四道深深的凹痕。石阶的缝隙间,丛丛野草肆意生长,一只灰雀正旁若无人地啄食着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黍米。那鸟儿见有人来也不躲闪,只是歪着脑袋直勾勾打量着她们。

丹蔻弯腰拂开阶前杂草,环顾四周,声音有些发颤:“才不过大半年的光景,怎的就好似荒废了十几年一般。”

去年这个时候,徐府门前还车水马龙,绣着金线的灯笼能把整条巷子照得透亮,如今却成了一片荒芜。

清音没有接话。风卷着枯叶擦过她的脚踝,曾经在这座宅院里生活时的点点滴滴逐渐在眼前浮现。

她记得,去年这个时节,徐府后园那几亩木槿花开得正盛,徐清滟非要大张旗鼓地操办一场赏花宴,几乎请来了盛京城里半数的贵女前来赏玩。那时,她这个不受宠的庶女被安排在了最末的席位,面前仅仅摆着一盏早已冷却的茶。谢氏还特意命人折了一枝枯萎的水仙,插在她的鬓边,笑着说:“咱们二丫头这身子骨,与这残花倒是般配得很。”“姑娘?"丹蔻递上帷帽,打断了她的思绪,“风里夹着沙子呢。”清音轻轻摇了摇头,径直朝着角门走去。

门上的锁链锈得厉害,轻轻一推就发出一阵刺耳的吱呀声。庭院里落叶堆积,踩上去沙沙作响,腐叶下渗出一股潮湿的霉味。正厅的雕花隔扇七零八落地掉在地上,有一扇窗棂上还挂着半幅撕裂的茜纱,在风中晃晃悠悠,想来应是谁仓皇逃走时被勾住的衣角。“姑娘小心门槛。”

丹蔻扶住她跨过那扇歪倒在地的屏风迈进花厅,厅内空荡荡的,一片死寂,唯有墙角处堆积着一些碎瓷片,在透过破瓦洒下的日光映照下泛着阵阵冷清音弯腰拾起半片碎瓷,一眼便认出这是谢氏最心爱的越窑秘色盏。那个往日里总是对她冷嘲热讽的嫡母,前不久才在流放路上撞墙而亡,如今也化作了乱葬岗的一杯黄土。

丹蔻见她神色凝重,抬手指向回廊的方向,道:“西厢房里还留着姑娘的妆奁呢,上月奴婢来取地契的时候瞧见的,想来是抄家的官差瞧不上那黄杨木,觉得不值什么钱。”

清音依旧沉默着没有应声,片刻后,她转身朝着东面的小院走去。这里是徐府搬来京城后开辟的药圃,如今早已面目全非,齐腰高的蒿草间,几株当归和白芍只剩枯黑的根茎,旁边几株新生的蒲公英格外显眼。她正要继续往前走,却在角落里停住脚步。那里歪歪斜斜长着一棵杏树苗,树皮被刻满歪扭的划痕,树干上褪色的红绸还在,只是边角碎成了布条,在风里簌簌抖动。

丹蔻蹲下身去,端详一番后惊讶地说道:“这是……去年立春的时候,姑娘亲手系上去的祈福绸?”

清音伸出手,轻轻拂过红绸边缘细密的针脚。那是杨姨娘手把手教她绣的并蒂莲,记得那时姨娘笑着说:“等这树开花的时候,我的阿音就能嫁个金龟婿了。”

可如今树苗半死不活,红绸上的并蒂莲也在风吹日晒中褪了色,正如她荒唐的前半生,热闹一场,终究只剩满地狼藉。丹蔻看着她平静的神情,心里针扎似的疼。“姑娘,杨姨娘她…”她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随后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刘妈妈今早派人送来的,说是老夫人昨夜又吐血了,这几日总是念叨着姑娘的名字,老夫人这些年身子骨本就一直不好,自打……自打出了这些事,更是……

清音接过信,上面隐隐透着檀香的气味,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